第三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带队(2 / 3)

加入书签

sp;  这是她第一次带队,虽然一起的还有歌舞团的另外一名老师周兴海,但是她依旧感觉沉甸甸的,甚至有些焦虑。

    毕竟这是去前线,跟之前在苏北鲁省那边走群众路线进行巡演还是有区别。

    演出需要注意的事情太多了。

    先不说要决定演出什么样的节目最合适,首先第一条就是必须在不影响防务的情况下进行。

    再加上边境多为湿热山区,蚊虫多、路况差,演出可能面临露的考验多了去了。

    光这一路上往那边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首先要到达边防师部驻地宁县。

    宁县位于桂省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夏季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但是依旧潮湿,因为气候和温度的原因,哪怕是冬季也依旧不缺蚊虫毒蛇等野生动物,营房更是潮湿的可怕。

    营房多为简易砖木结构或土坯房,防风不行,防潮也不行。

    ?

    最重要的是交通不便。

    宁县境内主要公路,真的都不叫公路,路面到处都是碎石,大部分都是泥土路,雨季泥泞难行,载重卡车行驶困难。

    ?边境地区短途运输常用马车、骡队,或官兵肩挑背扛。

    这会儿哪怕不是雨季也依旧难走的不行,坑坑洼洼。

    前面的客车上拉的人有没有不晕车的,到了这地方之后没走多远就开始时不时的停下来。

    停下来的就是有人晕车要吐了。

    他们从首都出发,消息就通到了这边师部驻地。

    驻地这边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就等着他们过来了。

    车子摇摇晃晃一路千难万险的开到了驻地。

    一车的人从上面跳下来一个个的都是一脸的菜色。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驻地的政治部副主任,姓姜,和政治部底下的指导员,一共6个人。

    周兴海牵头,做了自我介绍,又将邓青宁给来迎接的人介绍了一下,大家相互知道的名字彼此熟悉了一下,随后就先安排入住休整。

    住的地方还是有的,类似于各个军区的招待所。不过是简陋版的,跟营房差不多。

    石头和泥巴垒起来的墙壁外围墙跟脚还有已经干了的青苔。

    车上的道具什么的暂时没有卸,各人只把个人物品先弄了下来安置。

    文工团里面训练可不仅仅只训练专业技能能到前线来出任务,那也不仅仅是专业技能合格,各个方面都得合格才行。

    比如服从性,身体,政治思想。

    要经过统一的训练筛选及考核,各种选拔之后才能组队。

    所以来的这些人无论男女,无论年龄,哪怕赶路饥肠辘辘,哪怕一路走一路晕车一路吐,行动依旧利索。

    周兴海说了一声,就以最快的速度爬上车开始卸东西。

    有条不紊的精准的找到自己的东西然后下车,在指导员的带领下进屋安置。

    大通铺,六个人一间。

    邓青宁和周兴海单人间,一左一右,就跟两个门神一样住在演员的两边。

    屋子简陋到什么程度,外面是什么颜色,里面就是什么颜色。

    就算是单人间,也就是比大通铺稍微宽敞了一点,有一点独立性和私密性。

    一张光溜溜的床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