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是草包(1 / 3)

加入书签

    比起上一次按着样板戏改编出来的白毛女,这一回拍摄《荒原》才算是正儿八经的知道什么叫专业。

    专业的场地,专业的演员,专业的导演,编剧……

    也见到了胡辛铭这个指导到底是怎么指导的。

    邓青宁的角色戏份不是最重的,但也在最先开始的镜头里。

    镜头一开始那就是大场面,学生游行,高喊救国口号,高举救国旗帜。

    乱成一团的城市,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百姓苟且偷生,

    中华大地,了无生机,一片荒芜。

    生在何处?

    当向死而生!

    于是一大批不畏生死的人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救国救民的不归路。

    富家子弟也好,还是垂死挣扎的贫苦百姓也好,前者怀着一腔热血,后者则拼死想看到一线生机。

    怀揣着不同的心情,奔赴共同的目的。

    孟含秋也是如此。

    她出生并非大富大贵,但是在那个年代也远远超过其他人。

    她衣食无忧,能去学校读书。

    也正因为去学校读书,她比周围同龄的人更明白,有国才有家这个道理。

    国之不存,家安在?

    于是毅然成了革命运动的积极分子。

    在一场惨无人道的血腥镇压之下,许多参加游行的学生和工人死了或者被抓了。

    孟含秋侥幸逃脱,却再没回学校,几经辗转潜伏在了熙熙攘攘的市井之中。

    这是一个多人物广视角镜头,拍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不出错一次性成功那就得导演和演员反复的磨合,里面的每一个人的走位都要精确好。

    不只是走位,还有肢体动作,眼神,台词之中情绪渲染等等都要到位。

    而且一开始就需要爆破,鸣枪,在这样的场景烘托下,就算是死也要死的符合要求。

    一早上下来,邓青宁总算是知道为什么连首都都不需要出,不需要外出采景,只需要在摄影棚里面就完成的影片需要他们预备一个月的时间了。

    甚至于一个月时间都不一定够。

    梁军成也不是第一次拍片子了。

    对于跟演员的磨合他心里早有准备。

    有准备归有准备,到跟前的时候依旧忍不住暴跳如雷。

    人跟人总是有区别的。

    有的人看起来灵性,但那真的就是灵性在外边,试镜觉得合适那大概也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就那么一个镜头合适。

    每到这种时候梁军成就会恨自己有眼无珠。

    一帧一帧的来,他暴躁,演员也吃不消。

    厂内的演员也算是有经验有心里准备了。

    厂外进来的演员整个人都傻了。

    一早上都不知道在干什么,除了被各种要求各种挑剔到后边就是各种挨骂。

    上去的演员生不如死,在一边还没轮到自己上去,仅仅在围观学习的看的战战兢兢。

    这个导演是有真本事的不假,但是要求也足够多足够严苛,嘴巴也足够毒。

    唯一的安慰是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