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 / 2)
安行轻轻一笑,“王爷放心吧,渡口的船未走,已有两日,想来陛下快到嘉安城了。”
盛昭明有些激动,还有些踌躇,“但父皇没传信给我也不知父皇会不会找百姓打听我?也不知那些人是如何回的?”
他了解自己的父皇。
小时候跟着出去,父皇没事找大街上的摊贩闲聊。
问问某个大人如何。
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八卦居多,但有时候还是能问出点其他东西来。
“王爷莫要担忧,您在嘉安府这些年所为,每一桩每一件都是为了百姓们。
他们有眼睛有耳朵,也会有一颗感念王爷的心。”
见安行说的这般笃定,盛昭明眨眨眼,一脸期待的望着他,“老师,可是已经做了安排?”
他相信老师,只要老师出手,他就不再担忧。
却见安行摇摇头,“王爷,此事不好安排,也不能安排。
一旦被现,便是弄巧成拙。”
盛昭明颔,“也是。”
安行鼓励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王爷在嘉安府耕耘这么久,要相信自己定能有收获。
王爷之心,可昭日月。
我相信,陛下一定会来,若不传信,定也是体恤王爷,不忍王爷辛劳。”
陆启霖眨巴着眼睛。
这一顿猛夸,不是老师的风格啊。
盛昭明更是满脸高兴,“老师说的是,是我着相了!”
盛昭明回王府继续等着了。
只是这一次,他脚步轻快,神情欢跃。
等人一走,陆启霖好奇问道,“师父,您真没安排啊?”
安行挑眉,“你不信?”
陆启霖:“不信。”
努力了好久,就差这临门一脚,怎么可能不安排?
只要陛下进嘉安城,天下便会皆知,明王是不一样的。
以后,行事更方便。
安行伸手揉了揉他的头,“你更聪明些。”
不安排,怎么可能?
只是他的安排算是未雨绸缪。
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安排了。
陆启霖更加好奇,“您是怎么安排的?”
说实话,陛下在路上随机抓到一个人,那人就要帮着说明王好话,难度可太大了。
安行勾起唇角,“你也有功。
一年前,为师让你大哥安排在每个县城立了一块碑。”
陆启霖有些懂了,“只立了耻辱碑?只能立耻辱碑。”
夸得过了,便坏事了。
安行大笑,“那是自然。”
他也不瞒着弟子,“刚立完碑,百姓们都好奇,趁着这个时机,为师让几个嘴皮子利索的在那与人攀谈,茶楼也多逛几遍。
如此过了大半年,你问问街上的孩童,他都能给你说上几句海寇与明王。”
做了那么多年的天子近臣,他岂会不知道帝王想要听什么?
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提前训练。
不过半年,成果斐然。
更何况,得知天佑帝准备南巡后,他又安小竹帮着准备了“几个人”
,特意放在靠近永和江渡口的县城里。
总之,能做的,该做的,他都做了。
“那您方才为何不对王爷说安排好了?我看他似乎心神不宁,有些紧张。”
安行叹了一口气,问道,“你可知王爷的母妃容妃?”
“听说姿容清丽,是难见的姝色,所以陛下赐她封号为容?”
“容妃在后宫,唯一能仰仗的便是容貌,起初陛下贪色,的确新鲜了一阵,从宫女抬为贵人。
但后宫美人何其多?年年都有更新鲜的。
她没受宠多久就失了宠,加上性子怯懦,没少受其他家世显赫宫妃的欺辱,先皇后见她可怜,便让她住在坤宁殿外的丽景轩,说是让她侍疾,实为照拂。”
说到这里,安行顿了顿,“后来她生下明王被抬为妃,却仍旧住在丽景轩不愿搬,对先皇后言听计从。
陛下曾在我面前说,除了那张脸,容妃全身都是“木”
气。”
陆启霖总结了一下,就是说容妃娘娘是个老实听话的“木头美人”
?
安行继续道,“王爷是她养大的,虽没承袭怯懦的性子,看着也够从容舒朗,但骨子里却有些不敢承命。”
“为人谦逊是好事,但若是太过谦逊,遇事难免心慈手软。
世上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更何况是那个位置?”
“王爷也有在争。”
陆启霖道,“他只是选了走正道,用的是阳谋。”
他觉得明王挺好的。
若是明王成天用阴谋诡计去害人,那他就得担心“狡兔死走狗烹”
了。
“我嫌他走的太慢。”
安行认真看着陆启霖。
再过两年,该乡试了。
再一年后,就该殿试。
盛昭明若走的太慢,前路必将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