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卖去了哪家(1 / 2)

加入书签

陆启霖有些好笑。

难得见大伯娘鬼鬼祟祟的模样。

在陆启霖的注视下,陈氏挪开了墙根的架子,又移开了下头的青砖,取出了一个小小瓦罐。

动作一气呵成。

陆启霖瞪大眼睛。

他都不知道,自己屋里的青砖下还有藏东西的地方。

陈氏抱着瓦罐,解释道,“当初房子快造好的时候,你大伯悄悄回来弄的,就为了藏这东西。”

她将瓦罐放在桌上,从里面取出一块布。

解开布,里面是三个十两的银锭子。

依着陆家现在的家底,三十两银子不至于这么藏着。

果然,陈氏拿开银子后,将那白布小心摊开。

一层一层。

摊开到最后,露出了一块同色的帕子。

上面绣着的是人名。

季修贤,萧宝琴。

季长翊,季岚,季长衡。

陆启霖。

上下三行,一共六个人名,自己的名字也在其中。

陆启霖顿感怪异,问道,“大伯娘,上面绣着的人,你认识吗?”

陈氏虽不读书,但却跟着家里的孩子们认字,看得懂上面的名字。

闻言,她摇了摇头,“小六,我只认识你,二弟妹交给我的时候,没告诉我上头是谁,只让我好好存着,若你有出息就交给你。”

二弟妹原话是,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挺好。

若孩子以后不读书,待成亲生子后就将帕子烧了。

陆启霖皱了皱眉,“我娘亲的名字不是李清荷吗?”

和上面那几个名字也对不上。

陈氏点头,“二弟妹闺名的确是清荷。”

不知怎的,望着最上头的“季修贤”

三个字,陆启霖的脑子里自动出现了一句话。

他打开自己带回来的书箱,从里面找到那本贺翰赠与他的“尚书注解”

,翻到第三页。

大段注解,其中有一句是,“多亏了修贤兄点拨,吾才明白此句深意。

他却说,季家长辈当年就是如此授学。”

修贤,季家。

陆启霖有预感,白帕上的名字和贺翰口中的修贤,或许是同一个人?

他蹲在地上,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谜团。

这时,陈氏忽然道,“我想起来,之前婆母夸你娘的名字好听,她说她原本叫李招娣,被卖去大户人家当丫鬟时,人主家才给的清荷。”

陆启霖心思一动,起身问道,“那她有没有说,是在哪家当丫鬟?”

陈氏拧眉摇头,“她没说,毕竟这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家里人也不多问。”

村里大多数只是看着淳朴,私底下其实嘴碎的很,当年没少嚼舌根。

说二弟妹被火烧了脸或恐有其他内情。

说不定勾搭主子少爷被主母现,这才用柴火毁了脸送了回来。

还说也就是陆丰年这个曾经克死未婚妻的人,年纪大了,娶不到媳妇了,这才不嫌弃,给娶回了家。

这些,陈氏不想对陆启霖说。

便道,“你娘亲是个很好的人,但许多人因为她做过丫鬟就看不起她,就连她爹娘”

想到那对夫妻当年的做派,陈氏咬了咬牙。

想了想,还是和盘托出。

孩子大了,该知道的也该清楚,省的以后遇到被蒙蔽。

“你娘亲告诉我,她归家后,爹娘就嫌弃她在家吃白饭,还要看病吃药,整日没一个好脸。

后来,他们要将她再卖。

她伤了脸,委实卖不到好人家,她爹娘又想要卖个高价,就想要往那些个腌臜地卖”

陈氏说着,不由自主开始抹泪哽咽。

陆启霖不自觉捏紧了双拳。

“这对夫妻,好狠的心。”

陈氏抹了抹泪,又道,“你娘聪慧,当初私下藏着一张三十两的银票,没被她爹娘知道。

眼见又要被卖,且不是好地,她半路便要逃,碰巧遇到了你爹

后来,你爹就拿着三十两把她买下当媳妇,两家明面上嫁娶,实际上却是三十两切断亲缘。”

要陈氏看,头一年时候,二弟妹和二弟相处时候可不像夫妻。

甚至对爹娘和妯娌,也客气的过分。

你帮她点什么,或者给点什么,她一定会想办法立刻还人情。

直到一年后,二弟妹和二弟才开始蜜里调油,如同新婚夫妻一般。

陆启霖收拢帕子,“既然是我娘留给我的,我好生收着,大伯娘,多谢你。”

陈氏嗔道,“你这孩子,还与大伯娘客气呢。

我去厨房看看,晚上可有什么想吃的?这就去做。”

“大伯娘做的我都爱吃,您做的东西有家的味道。”

陈氏听得心里甜滋滋的,脚步轻快出了门。

这时,有人拍门。

“陆丰收在家吗?”

陆启武正在院子里扎马步呢,闻言立刻去开门。

却见是一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