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歌词剧透历史!(2 / 3)

加入书签

也会有这一天吗?”

她喃喃自语,声音里藏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不安。

更让她迷茫的还在后面。

李丽质意识到,后面的歌词是后面的事情,也就没有之前的那般轻松。

这歌词的含金量太高。

李丽质自然猜到了。

只是李丽质没有说话,安安静静听完。

等一曲结束,李丽质这才摘下耳机。

“小郎君,这词是怎么回事?”李丽质询问萧然。

“前面的五娘你也知道,后面的算是预言吧!”萧然只能这样说。

“九天阊阖的长安,万国共绘贞观!盛世都能预料到吗?”

“大唐盛世是必然的,这是滚滚大势。”萧然笑着说道。

“为何这般说?”

萧然略微思索,“天下的事是不是总这样——乱得久了,就一定会归为一统。”

“统得稳了,就一定会出盛世。”

“秋战国,乱了五百多年,诸侯打来打去,最后秦统了天下。”

“秦虽短,可汉接过来,休养生息,就有了文景之治、武帝,宣帝之后是盛世。”

“后来魏晋南北朝,又乱了三百多年,各族人迁来迁去,你融我、我融你,直到隋又统了天下。”

“虽然后来隋亡了,可这‘乱久必合’的理,从来没错过。”

萧然顿了顿,看向李丽质,“如今大唐接的,就是这‘合’之后的底子。”

“就像种地,前面几茬人把地翻松了、把杂草除了,到咱们这茬,只要好好照料,自然能长出好庄稼。”

“再说这民族的事。”

萧然继续道,“魏晋那几百年,不是白乱的。”

“匈奴、鲜卑、羯、氐、羌,还有汉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有的学汉人的礼法,有的教汉人的骑射,到了隋的时候,早分不清谁是纯粹的‘胡’、谁是纯粹的‘汉’了。”

“陛下登基之后,从不把‘胡汉’分得那么清,。”

“突厥的将领能当大将军,吐蕃的使者能住长安,连西域的商队都能在朱雀街做生意。”

“这种‘大家不分你我’的包容,汉武的时候有吗?”

“光武的时候有吗?”

“没有。”

“可到了大唐,有了前面几百年的融合,才有了这份底气。”

“万国来朝不是运气,是因为大唐能容得下天下人,天下人自然愿意来朝。”

“最要紧的,是陛下!”

萧然的声音放得更柔,“他见过隋亡的样子,知道百姓苦了会反,所以不敢苛待百姓。”

“他知道大臣敢说话才能少犯错,所以愿意听魏征世伯的谏言。”

“这样的君主,加上贞观一朝这些能臣,再加上前面几百年‘乱够了、融透了、家底厚了’的底子,大唐要是不出盛世,才是怪事。”

他萧然笑着说:“所以歌里说‘万国共绘贞观’,不是瞎编的预言。”

“是这天下的理、是人心的盼,凑在一起,推着大唐往盛世走。”

“这不是偶然,是必然。”

“就像春种秋收,到了时候,自然会有好收成。”

李丽质望着萧然的眼睛,还是没有打消猜疑。

但是觉得萧然说这些很有道理。

“五娘,不早了,我们回去吧!”萧然拉着李丽质往回走。

萧然告诉李丽质的秘密很多了。

如果再说自己是来自未来,李丽质肯定还要问很多事情。

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了,没办法再说了。

等萧然和李丽质家里的时候,看到小公主几人也放学回来了。

豫章公主带着几个小丫头学硝石制冰。

看得出来,几个小孩子很认真,很感兴趣。

“小囊君~”小公主拉着萧然,“妞姐好腻害吖~”

小公主看到制冰,大为震撼。

豫章公主笑着说道:“这个不难,想让兕子他们也自己试试。”

“嗯,这样挺好的,培育一下动手能力,自己做一边,很多东西都知道了。”萧然也是非常赞同的。

这种事情小孩子都很喜欢,因为这比读书背书有意思多了。

“小郎君,你也来,我们一直。”城阳小公主拉着萧然。

“我看着,兕子你们来就好!”萧然在旁边蹲下。

陶盆摆在院子里,井水刚倒进去,还泛着细碎的水光。

小公主攥着布口袋,小手指从布缝里抠出一点硝石粉。

往盆里倒的时候,粉沫飘了点在下巴上。

小公主下意识伸舌头舔了舔,立刻皱起小脸:“苦苦哒~根本不好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