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曲辕犁入皇宫!(2 / 3)

加入书签

和谐。

房玄龄和李元景把曲辕犁放在李世民面前不远处,连忙行礼。

“这是何意啊?”李世民指了指曲辕犁,觉得和之前见的不太一样。

李元吉和戴胄看了看房玄龄,示意房玄龄说。

房玄龄是上司。

“陛下此事还得从一个流民说起。”房玄龄笑了笑。

“流民没有户籍,想在栲栳村申请附籍,暂时留在栲栳村,但是申报到里正的时候,被驳回了。”

听到栲栳村,李世民觉得很熟悉,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日理万机,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为了让里正提议附籍审核,他改造了直辕犁。”

“我就说这个看着和直辕犁不太一样,原来是改造了。”李世民点点头示意房玄龄继续;“改造之后效果如何?这和之前的直辕犁比起来,除了小了点,有什么区别?”

房玄龄更激动了,“陛下,之前直辕犁耕地,需要两头牛,一头牛力量不足,需要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在前面牵引,调头也麻烦。”

“现在这个叫曲辕犁,只需要一人一牛,调头很轻松。”

李世民和李靖等人闻言神情一变。

都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此话当真?”李世民变得严肃起来。

“臣不敢欺瞒陛下!”房玄龄表示。

旁边的戴胄接过话,“曲辕犁改造出来之后,在栲栳村试过了,栲栳村六旬的老村正还试了一下。里正王慎觉得没问题,事关重大,第一时间带着曲辕犁到了万年县。”

“昨日万年县县丞也带着曲辕犁出城耕地,确实没问题,一人一牛,比之前轻松。”

“事关重大,不敢大意,老臣和殿下也试过了,里正王慎所言非虚。”

李元景也点点头。

李世民凑近仔细盯着曲辕犁,马周魏征几人也靠过来,几人把曲辕犁团团围住。

李世民眼神炙热,“省一半人力牛力...”

“‘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此犁曲如弓月,恰合《考工记》‘车人为耒,庇长有寸’之规,却胜古器百倍!”

“一夫一牛,可垦百亩之田,一弯一弧,能活万姓之命,此非农具,乃朕定鼎天下的神农耒耜!”

“好,好,好啊!”

“有此曲辕犁,百姓之福,大唐之幸!”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对了,那个流民姓甚名谁?”

“回陛下,姓萧,单名一个然。”房玄龄说道。

“萧然!!!”李世民猛然抬头,一脸不可置信。

其他人也注意到李世民的反应了,很明显,李世民似乎是认识此人的。

“陛下,有什么不妥之处?”房玄龄询问。

“附籍为什么不给通过,现在大唐最缺的就是青壮年?”李世民质问房玄龄。

房玄龄了解的不多,看了看戴胄。

戴胄看了看李元景。

李元景连忙解释:“回陛下,县丞说,是因为萧然虽然是唐人面容,不是金发碧眼的胡人,但是短发,穿着打扮怪异,不像是大唐之人,长途跋涉从西域归来,没有过所这些也就算了,精神抖擞,怎么看都不像是流氓...这才没有通过。”

听到这个描述李世民更确定了,就是萧然。

也想起来了,钓鱼的地方是栲栳村。

都对上了。

“里正也算是尽职尽责,该赏赐。”李世民是见过萧然的,明白里正王慎想法。

“是陛下!”李元景连忙说道。

“阿难,准备其他农具和牛来,朕也想试试!”李世民喊了一声。

“是陛下!”

“陛下,这些东西之前准备了,随时可以用。”戴胄笑着说道,就知道李世民会这样。

太清楚李世民的为人了。

“那刚好,拿来吧!”

“陛下,那附籍之事呢?”李元景知道李世民是认识萧然的,得小心应对。

“一架曲辕犁下地,解放一个人,一头牛,说是国之重器也不过分,有此等贡献,别说他不是胡人,哪怕是胡人,也得给户籍啊!”

“此等大功,不仅仅同意户籍,还得赏赐,右仆射民部尚书雍州牧你们都有大功,还有万年县县丞和里正王慎,没有耽误这件事,也没有侵占萧然的功劳,都该赏赐...”

李世民心情大好,只是还没有想好怎么赏赐,暂时压下来了。

李世民得琢磨一下,萧然比较特殊。

“右仆射!”李世民喊了一声。

“陛下,臣在!”李靖应道。

“等一下把曲辕犁带回工部,测量尺寸,画出图纸,这件事昭告天下,还得把曲辕犁图纸快马加鞭传到个州县,争取让百姓来年能用上曲辕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