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朕欲使日月幽而复明(必订章,求月票!)(2 / 4)

加入书签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朱由检冷笑:“巧了。据赵德全供述,那一夜抬出黑箱的番僧,正是从佛堂后门而出,手中提着一只青铜铃,铃声三响,代表‘活婴转移成功’。而那只铃,是你亲手交给他的。”

    李维章猛然抬头,满脸惊骇:“陛下!这等荒唐之言,岂可信之?况且赵德全早已被逐出宫,三十年不见踪影,如今归来,焉知不是受人指使,构陷老奴?”

    “他说你左手指缺了一节小指,是早年烧香时不慎烫断,可对?”

    李维章右手猛地攥紧袖口,强作镇定:“确有此事,但宫中知晓者甚众……”

    “可他还说,你曾在孝元皇后病重时,偷偷替换过她的安神汤药,导致其产后血崩,险些丧命。而这事,只有皇后贴身嬷嬷与一名已故太医知情。”

    李维章额头渗出冷汗,声音发抖:“陛下……奴婢忠心耿耿,侍奉三朝,若有一丝不轨,天打雷劈!”

    朱由检缓缓起身,踱步至其面前,低声问道:“那你告诉我,慈宁宫李嬷嬷临终前托付的那枚玉锁片,另一半藏在何处?”

    李维章浑身剧震,嘴唇哆嗦,竟说不出话来。

    “你不说也没关系。”朱由检冷冷道,“因为朕已经找到了。”

    他挥手示意,王承恩捧出一个锦盒,打开后露出半块玉锁,上面刻着一个“慈”字,边缘纹路恰好与赵德全所持红绸上的金龙纹吻合。

    “它就在乾清宫密室的第七格暗匣中,与一份天启帝遗诏副本同存。遗诏上写着:‘若悼灵王幸存,待其成年后召回宫中,封亲王,参议国政。’而这份遗诏,从未呈递给内阁,也未录入玉牒。是你,伙同魏忠贤,将其隐匿,并伪造了夭折记录。”

    李维章终于崩溃,伏地痛哭:“陛下明鉴!老奴当年也是被迫!魏忠贤掌控东厂,杀戮无数,奴婢若不从,全家皆亡啊!”

    “所以你就背叛皇室血脉,助纣为虐?”朱由检怒喝,“三十年来,你步步高升,位居司礼监首座,掌天下奏章批红之权,你以为朕真的不知你是谁的人吗?你以为朕这些年不动你,是忘了,还是怕了?”

    李维章叩首不止:“奴婢愿戴罪立功!愿说出一切真相!”

    “好,朕给你机会。”

    当夜,乾清宫密室。

    李维章颤抖着写下供状:当年魏忠贤惧怕天启帝再生嫡子,动摇阉党根基,遂联合客氏设计,趁孝元皇后产子虚弱之际,以“敛尸汤”假死换婴,将真皇子秘密送往漠南察哈尔部,交予林丹汗抚养,并许诺将来助其称帝。而李维章作为内应,负责传递消息、保管信物,并在适当时机推动“迎回复辟”。

    “那现在呢?”朱由检问,“你们打算如何行事?”

    “原计划是正月十五发动宫变,由内应点燃迷魂香,引开守卫,再由潜伏死士夺取御玺与龙袍,随后散布‘皇帝暴毙’谣言,拥立新君登基。若陛下亲征在外,则宣称其已被奸臣挟持,需由‘真主’还都理政。”

    “然后呢?杀了朕?”

    “不……不完全是。”李维章摇头,“殿下曾言,只求名分归正,不愿手足相残。他愿封陛下为‘恭顺王’,赐金陵别宫养老,永不加害。”

    朱由检闻言大笑,笑声中满是悲凉:“恭顺王?哈!他倒是仁慈。可他有没有想过,三十万辽东军民因战乱流离失所?湖广百姓因赋税沉重卖儿鬻女?西北饥民易子而食?这些苦难,难道都是朕一人造成?他躲在草原吃肉喝酒,练兵蓄势,如今回来就要朕拱手相让,还美其名曰‘仁政’?真是可笑!”

    他猛地抓起供状,掷于地上:“来人!将李维章押入诏狱,凌迟三族,抄没家产!另传旨下去,即刻废除司礼监批红权,改由内阁直奏朕览。凡宦官干政者,无论职位高低,一律斩首示众!”

    次日黎明,大军继续北进。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