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朕欲使日月幽而复明(必订章,(1 / 4)

加入书签

    “我没有什么问题了,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这话一出口,朱由检便心中“卧槽”一声,瞬间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一时放松之下,居然不小心把后世面试的习惯带了过来。

    果不其然,殿中瞬...

    风雪渐歇,漠北的夜空却愈发清冷。星河横贯天际,紫微垣居中不动,辅星如影随形。那道袍男子立于帐外,仰望星辰良久,忽而低笑一声:“兄长果然出征了。”他身旁侍立的老道士玄衣翁轻声道:“陛下已至居庸关,三日内便可抵独石口。袁崇焕部前日焚其粮草,敌军士气大挫,林丹汗已有退意。”

    “退?他退不了。”道袍男子缓缓转身,眼中寒光闪动,“后金右翼已南下接应,皇太极亲命多尔衮率两旗精兵压阵。他们要的不是胜,是乱。只要京师一日不稳,天下便有可乘之机。”

    玄衣翁皱眉:“可陛下执意亲征,民心归附,士气如虹。此番若正面交锋,恐难取胜。”

    “谁说我要与他正面交锋?”道袍男子冷笑,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符,“传令张福贵余党:正月十五午时三刻,于乾清宫西偏殿点燃‘九转迷魂香’。此香无色无味,燃尽不过半柱香时间,但足以让守卫昏睡一时辰。届时内应开启神武门侧门,放我方死士潜入,直取御玺与圣旨原件。若能逼陛下回援,则北伐大军必乱。”

    玄衣翁颤声:“此举太过凶险!一旦败露,宫中内应尽数覆灭,且会激起朝廷全面清洗……”

    “正因为凶险,才有效。”道袍男子淡淡道,“朱由检最怕的不是战场上的刀兵,而是背后的匕首。他越是刚愎自用,越不信身边之人,就越容易被疑心吞噬。我要让他知道,真正的战争,不在边关,而在人心。”

    与此同时,京师城内暗流汹涌。

    正月十五清晨,王承恩亲自带人搜查乾清宫西偏殿,在梁柱夹层中发现一小包未点燃的香料,气味清淡,近乎无形。经太医辨认,正是失传已久的“九转迷魂散”,乃前朝秘制迷药,吸入者可致昏厥,醒来后记忆模糊。

    朱由检闻报,脸色阴沉如铁:“果真有人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动手?”

    沈炼跪奏:“奴婢已查明,昨夜有两名杂役太监私自进入西偏殿,声称修缮漏雨屋顶,实则留下此物后悄然离去。追踪至东华门外,二人跳井自尽,尸身打捞上来时口中含毒。”

    “又是永和茶肆那条线?”

    “正是。属下怀疑,张福贵虽被捕,但仍有漏网之鱼,甚至……宫中另有高层主使。”

    朱由检沉默片刻,忽然问:“司礼监掌印太监是谁?”

    “李维章,天启六年上任,曾任西苑执事。”

    “哦?”朱由检眸光一凛,“就是那个曾在慈宁宫当差、后来因‘误损玉器’被贬出宫十年,又因魏忠贤倒台才得以复职的李维章?”

    “正是。”

    “召他来见朕。”

    不到半个时辰,李维章匆匆赶来,跪拜行礼,神色恭敬却不慌乱。朱由检端坐龙椅,静静打量此人??年近六旬,面容清瘦,双目低垂,一副忠厚老臣模样。

    “李维章,你可知罪?”

    “奴婢不知。”

    “那朕问你,天启四年十月壬戌夜,你在何处?”

    李维章身子微震,抬头怔然:“陛下……为何提及此事?”

    “回答朕的话。”

    “那晚……奴婢奉命值守西苑佛堂,为先帝诵经祈福。”

    “诵的是哪一部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