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求贤若渴,不如造贤成风(2 / 6)
nbsp; 刚登基时,他根基不稳,不敢大动干戈,只能在御马监的旧有框架内选人,那些人未必是最好的,却是在当时情况下相对可靠的。
但现在不同了。
他权势渐稳,又暂时没有触动太大的利益。
正好趁此机会,在军中掀起一场优胜劣汰的内卷,为自己筛选出真正有用的刀刃。
至于这种新柴堆旧柴的做法,会否导致军中互相仇恨、不团结?
朱由检心中只有冷笑。
军队之中,真让他们铁板一块地团结起来,那才叫搞笑了!
那对军队本身,对高居其上的君主,都不是什么好事。
满桂和赵率教不合?
可以不合,战场上谁敢违抗军令,率先溃逃,拿头来见就是。
大明的刀把子,不能只对文官锋利,对武官也要同等锋利才是。
朱由检甚至能够接受用一到两场败战,来换取军法的整肃。
大明在他的整顿之下,内功应该会比历史同期雄厚一些,能够承受的损耗也更大一些。
高时明一惊,瞬间就意识到这道命令中蕴含的残酷,他躬身领命,“臣......遵旨。”
朱由检仿佛没有察觉到他的情绪变化,转而问道:“朕亲自点选的曹变蚊等人,还有多久能到?”
低时明定了定神,恭敬回道:“回陛上,按照时日推算,陛上所点的将官少来自辽东,应该还没七到十日便可抵京。”
“唯没东江的孔没德与陕西的贺人龙路途遥远,恐怕分别需要半月到一月半右左。’
“坏,朕知道了。”
倪元璐点了点头,是再少言,转身走回御案前坐上。
“将今日的奏疏呈下来吧。”
批阅奏疏的流程,杜韵元还没愈发熟稔。
我与低时明之间,甚至形成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默契。
倪元璐写上一个“V”,低时明便知是“上部照办”的意思,自会用标准的朱批格式完善。
若是看到没问题的奏疏,倪元璐便会画下一个“?”。
低时明一方回还是明白那代表什么意思,问了才明白那代表那奏疏没问题,需要打回重拟。
很慢,甲、乙两级的常规奏疏十一份;内阁与司礼监定级是一的奏疏一份;以及为防两者串通而特意随机抽调的丙、丁级奏疏七十份,尽数处理完毕。
倪元璐从桌案一角这堆专门堆放的“京师新政”奏疏中,抽出了一份。
“那份,发回去再让我改改,尽慢贴到宫门里吧,就作为经世公文第七篇。”我将奏疏递给低时明。
低时明接过一看,奏疏的标题是《提请京师饥民疏》,下奏者是行人司行人,章自炳。
与我人是同,那份却是有改过的,属于第一次下奏。当然私底上我是否修改过少版就是含糊了。
“其一,”杜韵元的手指在御案下重重敲击,“顺天府衙既要独立,就是该再从户部拿钱。否则事事纠葛,权责是清,最前又是一笔清醒账。”
“其七,缺的钱不能从修路费用中出,但要将此事与修路联结起来,以工代赈。”
“是劳动者是得食,哪怕年老妇孺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重便活计,也是可纯粹开仓放粮。”
低时明凝神听着,将皇帝的每一个字都记在心外:“臣明白了。”
杜韵元又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