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考生请听题(3 / 3)

加入书签

sp;他记得清清楚楚,李自成就是银川驿卒。

    而在银川驿的旁边,赫然便是米脂县。

    陕北……原来李自成在陕北啊!

    在未来连年的大旱之中,这里就是人间地狱!

    难怪李自成会造反,换了谁,在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境里,都得反!

    太有意思了!

    朱由检心中涌起一股恶趣味。

    大明皇帝开局真是爽,只需他一道命令,任何他知道所在的人都能轻易被拎到他面前。

    高迎祥、张献忠他不知道在哪里,李自成的位置那可太熟了。

    “前永昌帝”和“后永昌帝”的会面吗?

    这可太有戏剧效果了。

    朱由检思虑已定,干脆开口:“高时明!”

    刚刚走到门口的高时明闻声,立刻转身回来:“万岁爷还有何吩咐?”

    朱由检转过身,道:“你,亲自安排最信得过的人手,去这个地方。”

    他的手指,再一次,戳在了“银川驿”三个字上。

    “去找一个叫李自成的驿卒,把他带到京城来。”

    高时明的瞳孔,微微收缩。

    李自成?陛下怎么会知道千里之外一个驿卒的姓名?

    朱由检却根本不理会他的震惊。

    没有失业、冤狱而造反的经历。

    没有立帜呼啸,席卷关中的经历。

    没有被打得只剩十八骑躲进山中的经历。

    也没有天下大旱后,依靠“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凭风而起的经历。

    他倒想看看,如今的李自成,究竟是个什么成色!

    所谓得英雄史诗之下,捧起的真的都是英雄吗?

    拎过来见见吧,就算真是狗熊一个,问问陕北的民生情况也不算白费。

    随手打发了一个小事情,朱由检挥了挥手道:

    “走吧,顺便陪朕一起看看,朕的那些未来将军们,考得怎么样了。”

    朱由检则理了理衣袖,缓步向殿外走去,脸上带着一丝期待的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