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节:第六十三章 一石千层浪(一)(2 / 2)

加入书签

播流言,而这散播流言之人极有可能就是这城中的一方势力,而且周瑜已经将目标锁定在曹丕和贾诩的身上,也只有这两人希望江东乱套吧!否则他们又岂会有一个绝妙的时机呢?这些就是周瑜所考虑到事情,他不会兴师动众地去寻找这个散播流言的人,因为他相信,只要有一些智慧眼光的人很容易看出这其中的破绽,所以他也懒得理会!即使是退一万步讲,孙策真的是孙权所杀,那么他周瑜现在又能干什么?难道率兵杀进建邺,将孙权从那个位子上揪下来?当然不可能,要知道现在曹操和刘协对江东可谓虎视眈眈,如果江东自乱阵脚,那么就当真就再无回旋的余地了!所以周瑜宁可无视这件事情,他相信孙权应该有他自己处理的方式,他想到此,微微一动,将怀中的小乔搂得更紧了!

比起周瑜的淡定,此刻的张昭却是如坐针毡,他也一早就收到这近十个版本的消息,这十个消息描绘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仿佛是真有人亲眼所见一样,这不得不让张昭心惊胆颤!

从一开始,他就怀疑孙策的死与孙权脱不了关系,并且孙策临终之时那一句“若仲谋不能将江东发扬光大,卿可代之”更说明了孙策对孙权也并非绝对放心,而且从那无奈的神情之中,也能看出孙策是有苦衷的!

张昭与孙策亲如兄弟,胜过手足,比起和周瑜的义气相交,孙策与张昭之间则更多的是一种心照不宣,两人之间亦师亦友,亦君亦臣,相交莫逆,所以张昭对孙策可以说是十分了解的!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对孙权抱有一定的成见,更曾因为一度怀疑孙权,在孙权执政的第一天竟拒绝上朝,当然,最终还是张昭妥协了,为了大局着想他必须妥协,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张昭没有证据,他没有证据去证明是孙权害了孙策,所以即使他对孙权不满,他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攻击孙权,甚至是将他拉下那个位置!

同样,张昭也是一个十分固执的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他便会一条路走到黑,就拿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来说,张昭一直主张以和为贵,他认为曹擦所要剿灭的不过就是刘备,而刘备也是张昭一直颇为忌惮的一个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昭一开始是打算借曹操之手来除掉刘备的!所以他主和,当然,后来的一切并不让张昭满意,各种主战的呼声势力高涨,就连孙权也有了战斗的想法,如果说作为一个普通的臣子,兴许在这个节骨眼上就会顺应潮流,但是张昭却没有,他不惜得罪孙权也要一直坚持主和,这可以说是张昭的一个弱点,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缘故彻底让孙权对他反感,他早就坐上了东吴丞相的宝座,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说,这一种坚持又何尝不是张昭身上的一个亮点呢?

所以说张昭是一个执着的人,同样也是一个将善恶分得很清楚的人,他不是周瑜,但他却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从他接到这个流言开始,他第一个想到的竟是会不会有人亲眼目睹了孙权的不堪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