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迷茫(2 / 2)

加入书签

了。

但是。刘欣也不能因为袁术控制了刘浜。就对袁术一味地忍让。除非能够想办法将刘浜解救出來。否则。他就永远被袁术捏住要害。而袁术现在肯定也知道了刘浜的重要性。对他的控制会更加严密。想要解救恐怕比登天还难。

沮授看到刘欣愁眉不展。拱手说道:“主公当年在襄阳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知主公还记得否。”

刘欣诧异地看着沮授。自己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襄阳。说的话多了去了。又如何知道沮授问的是哪一句。

沮授当然明白刘欣在担忧什么。他作为刘欣最为信任的谋士。自然要替刘欣找出一条完美的解决之道。见到刘欣默不作声。沮授提醒道:“当年在襄阳。韩当试图绑架大公子。”

刘欣恍然大悟。当年自己确实说过。不要说绑架了他儿子。就算绑架了他老子。也休想要挟于他。沮授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劝他不要顾及刘浜。直接攻城就是。

刘欣不由苦笑。当时的情形和现在完全不同。当时刘裕并沒有落在韩当的手里。他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刘裕真的被韩当抓住了。刘欣敢肯定。自己下不了这个决心。而现在不同。刘浜被押在城头。脖子上架着钢刀。主动权就完全握在了袁术手里。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刘浜并非他儿子。

沮授当然也不知道刘浜并非刘欣的亲生儿子。否则他早就更加坚决地劝刘欣下达攻城令了。但是在沮授这些人的观念里。既然刘浜已经过继给了刘重。那他所承继的就是刘重这一支的香火。便与刘欣再无关系。刘欣大可不必因此被束缚住手脚。而且沮授还有一层更深的理由却不便明说。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且容刘某再考虑考虑。传令张郃。守住庐江城四周的道路、隘口。绝对不能让袁术逃脱了。”

沮授心领神会。传国玉玺现在袁术手里。当然不能让袁术溜走。只要控制住了袁术。还怕传国玉玺会再次丢失吗。他一边拱手应诺。一边说道:“启禀主公。原以为庐江城旬日可下。张将军营中沒有携带多少粮草。需及时调运才是。”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该调运多少粮草。你匡算一下。让太史慈运过去就是了。告诉张郃。务必保住刘浜的性命。”

沮授神情一愣。拱手退了出去。他能够明显感觉到刘欣提起刘浜的时候十分平淡。丝毫不像一对父子。但刘欣却又强调要保全刘浜的性命。让他有些迷茫。不知道刘欣接下來究竟作何打算。

此时。正在汝南边境磨蹭的刘备也接到了袁术让他回师的命令。庐江空虚。刘备是清楚的。他也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接到了命令。刘备并沒有立即打发桥蕤返回庐江。而是将他请进大帐。装模作样地与他商议起來。

刘备将袁术派人送來的文书递给桥蕤。沉吟道:“陛下令刘备立即回师。刘某倍感为难。刘某此番劳师远征。未经一仗便即返回。于军心恐有大碍。不知桥将军有何主意。”

桥蕤只是个武夫。哪有什么主意。听了刘备的话。他当即拱手说道:“刘将军。君命难违。既然陛下让咱们回去。那咱们回去便是。又何需多想。”

刘备本來就沒指望他能够想出什么主意。不由笑道:“为将者当审时度势。我等若是此时退兵。黄巾必然雀跃。今后再欲征讨。恐怕要事倍而功半矣。”

桥蕤不假思索地说道:“刘将军乃是三军主帅。末将听从将军安排便是。”

刘备等的就是他这句话。不禁面露微笑。正欲下令。分兵一万让桥蕤返回庐江。突见一名亲兵从帐外匆匆闯了进來。神色慌张地说道:“启禀将军。简先生求见。”

作者有话说

这是今天的第二更,总算没有食言。没有存稿了,只能写一章发一章,不过在时间上还是尽量按排在0点、1点、12点这三个时间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