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蔡琰的嘱托(2 / 2)

加入书签

因为他毕竟为官多年。也知道官场有多黑暗。何太后母子现在被软禁宫中。日子过得肯定十分凄惨。听说刘欣要派人去京城接何太后母子。蔡琰动起了脑筋。她悄悄吩咐丫鬟。去将赵云将军请來。

赵云正在收拾行装。听说蔡琰相召。匆匆來到蔡邕府上。拱手施礼道:“末将赵云参见主母。不知主母相召。有何吩咐。”

自从与沮授、田丰、徐晃一起听刘欣说了金甲神人的事以后。赵云再不肯称呼刘欣为大哥。人前人后都以主公相称。不管刘欣怎么相劝。赵云只是不改称呼。刘欣也只得作罢。就连马芸也已经习惯了“主母”的称呼。

蔡琰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赵云并不常见面。对这个称谓反倒十分不适。赶紧还礼道:“子龙将军勿需多礼。贱妾请将军前來。有一事相托。这里有一封信。烦请将军到京城之后交与尚书右丞王允王大人。还有些礼物也是送给王大人的。还请将军向王大人讨一个人。”

赵云自从进了蔡府大厅。始终目不斜视。拱手应诺道:“主母吩咐。赵云自当尽力。只是不知主母所讨的是什么人。那王大人肯不肯放。”

蔡琰见赵云对她如此恭敬。不觉好笑。说道:“将军不用这么紧张。贱妾所讨的只是儿时的玩伴。她是王允府上的一名舞姬。我所送的礼物是襄纸和瓷器。见了这些东西。我想王大人断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赵云这才明白。她是想用襄纸和瓷器去向王允换一名女子。这件事情自然不会有什么难度。立即答应了下來。

刘欣对这次接何太后母子來襄阳的事十分重视。一直将赵云、韩嵩他们送到了十里长亭。千叮咛万嘱咐。这才与他们分别。

却说董卓废了刘辩。大权在握。他听了女婿李儒的劝说。为了收买人心。一方面大肆抄沒宦官家产。一方面搜捡名士。将刘宏在位时空缺的官职全部补齐。刘岱、孔伷、张邈等人并非董卓的亲朋故旧。也都得以外放为官。就连逃离洛阳的袁绍。也被任命为渤海太守。京城乱局慢慢平静了下來。

然而。好景不长。董卓为人贪财好色。他现在志得意满。渐渐露出本相。开始纵容士兵搜索富豪之家。见财便取。见色便虏。洛阳城中富豪贵戚本來就很多。这些人资财无数。拥娇妻。蓄美妾。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谁知道祸从天降。倾刻间弄了个家破人亡。就连床头的美人儿。也被众军士抢了送入相府。不知生死。

董卓每天坐在府中。等士兵们抢掠归來。他便亲自查验。将最好的珍宝送入库房。最美的女妇女送入后宅。其余财帛女子尽数分赏给手下将士。美其名曰“与众同乐”。京城中一时又闹得乌烟瘴气。

即使如此。董卓犹嫌不足。又到皇宫中检视那些宫娥彩女。但见姿色可人的。也不管有沒有被刘宏宠幸过。一律送入相府供他取乐。何太后当时年未及三旬。保养得宜。姿容秀丽。董卓见了不觉流涎三尺。竟然也要将她**。李儒再三苦劝。这才打消了他的念头。

正在此时。刘辩身边的内侍悄悄送來一首诗“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这首诗是刘辩所作。董卓不怒反喜。说道:“刘辩心怀怨望。如今杀之有名了。”当即命令李儒去杀被软禁在永安宫中的刘辩。

李儒进到宫中。取出三样东西。对刘辩说道:“相国立等回报。这三件东西。你自取一样。”

那三件东西分别是。一杯酒。一长白绫。一把短剑。何太后母子以及刘辩的妃子唐娴全都大惊失色。何太后现在早已经沒有了当初毒杀王美人的凶悍模样。瑟瑟发抖。苦苦哀求。倒是唐娴临危不惧。愿代刘辩一死。

李儒哈哈大笑。用手指着刘辩说道:“他死了以后。你们难道还想活命吗。你不愿意自己选。那就我替你选吧。來人。用白绫勒死他。”

左右士兵早就不耐烦了。将刘辩按住。用白绫缠住他脖子。死劲一勒。刘辩两眼翻白。双腿乱蹬。只一会儿功夫便沒了气息。

何太后与唐姬失声痛哭。想要上前相救。却被士兵们死死捉住。动弹不得。李儒看着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帝后。一个是王妃。现在被士兵按着跪在他面前。不由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得意地说道:“你们两个贱人。尽情地哭吧。我马上就送你们上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