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一双脚而已(1 / 2)

加入书签

是夜。

为方便行军,萧絮夜里就寝的睡帐搭得极其简单,王以道得到金粟示意,恭身掀开帘帐,循着微弱的烛灯往里面走。

帐中东西少,一桌,一架,一床,萧絮穿着月白色的薄纱寝裙,坐在榻边,双足搭在矮矮的兀子上,沈阔然伏跪于地,恭身为公主殿下染蔻丹。

她的脚,很美。

指头纤白恰好,脚踝清晰流畅,足窝曲线勾勒如半月,能盛江水一瓢,在灯下泛着粉色。

王以道总算看清面前的场景,转身背了过去,声音朗朗:“微臣等公主消遣完了再来,先告退。”

萧絮挥手示意沈阔然出去,淡冷道:“其实王大人和本殿的大哥很像,纲常伦理,世间道义,什么都要讲究,只是本殿觉得,一个人心里越缺什么,嘴里就越喜欢说什么,譬如王大人心脏,所以看什么都是脏的。”

王以道两手紧紧攥拳:“公主殿下明鉴,微臣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若从未这么想过,为何不敢看本殿?”萧絮清浅道,“王以道,这只是一双脚。”

一双脚而已,就足够魂牵梦萦了吗?

还是看到一双脚,就能让人想到女子的皓洁手腕,天鹅般颀长的脖颈,圆润且有力的腰,修长健美的双腿,还有……还有……

想象力的跃进,是人心的肮脏。

浮想翩翩的是人,脏的也只是人。

而非这双脚。

王以道愤怒地转过身,直视她的眼眸:“微臣自问君子品格,从未对公主有过非分之想,微臣劝谏公主,也是为了公主打仗能顺利些,反倒是您自己,前任驸马刚刚出家……您就做出向陛下讨要面首,这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事!”

萧絮趿拉起鞋子:“王以道,你的出身太原王氏,你的宗祖大将王翦,昔年奉始皇之命领军出征,战旗未鼓,就先问始皇帝讨要美女园池,是为了什么?”

王以道避开她的眼眸:“……为了自保。”

萧絮哼笑半声,畅然道:“那王大人以为呢,本殿战旗未鼓,就先问陛下讨要面首,又是为了什么?”

依然只是为了自保。

王以道沉默,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而下,心中莫名地有些羞惭,不敢看她锐利若剑的眼睛。

萧絮伸出两根手指,淡淡道:“王大人知道,不算乱七八糟的孝敬赠礼,本殿一年到手的银两,约摸有多少吗?”

两万两。

她一年的收入,可以抵半个黔南道百姓的赋税了。

萧絮十四岁受封衡国公主,廿三岁加封镇国二字,名下封户六千户,亲兵二千,一个皇女走到如今,该有的其实全都有了。

萧絮声音平缓:“本殿现在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若再建功立业,就只能是再给封地,多给一个郡,本殿每年就多八百两,可是王大人,你知道面首值几个钱吗?”

她知道王以道不愿回答也不会回答,继续说:“烟花巷养出来给男人消遣的倌儿,最火热的花魁公子,三百两也尽够了,像他们这般没上台就送来给本殿享用的,八十两银子即可赎身。”

且这十个面首,往后的衣食起居,全都得靠萧絮养。

经济账罢了,赏她面首的性价比最高,皇帝自然有求必应。

这世上人人都戴着面具,她从来都不在乎自己是什么,她只在乎自己看起来像什么。

好色,是权谋征伐中最无伤大雅的弱点。

仅此而已。

“所以,王大人肯为本殿写折子了吗?”萧絮声音清朗。

王以道深吸口气,拱手道:“微臣明白了,公主殿下放心。”

“那便好,九弟即位,朝中无论是大哥还是二哥的人,全都无所适从,王大人更是被排挤得厉害,别人不懂,本殿心里却明白,你是个好官,更是个好人。”萧絮笑了下,温和道,“天色不早,本殿乏了,王大人也早些回去。”

王以道应声谢恩,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拱手道:“七公主。”

“嗯?”萧絮抬眸。

他恭谨道:“微臣与先太子读书进学时,也曾入宫与公主见过几面,那时您虽在静皇帝身侧,却骑射读书样样精通,先太子虽在嘴上说您不像个女儿家,其实心里和微臣想的一样,您绝非池中之物。”

萧絮恬淡地说:“多谢王大人的赏识。”

行军至宣州城时天已入夏,热得厉害,瑶人盘踞太湖以南的城池,大梁兵马驻守交界太湖以东,萧絮命前军总管顾远达守城,自己带了拨精骑兵向西绕行。

萧絮的弱势在于,她带的人少,而她的优势也在于,她带的人少。

人少,后勤有保障,养个二十万人的军队在前线和养一万人的军队根本不是一个难度,瑶人身居丘陵,说白了也没那么多搞后勤的经验,全靠江南本地士绅的补给。

只要断了他们的倚仗,就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