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越居(1 / 2)

加入书签

此次卫尉寺给的待选名册还算合理,起码五十多岁和四十好几的没了,名册上拢共十八个人,已过而立的十二个,廿来岁的六个。

萧絮把名册推给他:“那些三十多岁的肯定都成婚了,你帮我瞧瞧,这些二十多岁的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

“殿下,末将每日事杂,底下的小兵小将认识的不多。”胡士衡浏览名册两遍,憋不住笑了,“还真认识一个。”

“哪个?”

“就这个。”胡士衡手指其中某个名字,“底下的小兵都管他叫大麻子猴。”

萧絮疑惑地问:“为何?”

胡士衡忍俊不禁:“……长得像大麻子猴,末将见过他好几次,殿下您信我,真的像。”

萧絮:“……”

大哥哥真有本事,此等卧龙凤雏都能弄到,可胡士衡随便一指就是如此质量,剩下的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萧絮复去看卫尉寺首次拿给她的名册,却见一众四五十岁的中老年男子中,有个名字格外显眼:

裴弦,廿岁。

卫尉寺新制待选名册后,所有人都换过,独裴弦没有,他的名字永远写在最不起眼的末位。

萧絮指着他的名字问:“裴?他是柳东裴家的?”

碧环翻阅邑士的保本,恭谨地说:“是。”

萧絮摸下巴回忆道:“若我记得没错,父皇曾有个柳东裴氏的姨娘,可惜在他登基前就死了,追封的……谥号是敦妃。”

“禀公主,是有那么一个,且当年皇后娘娘和裴姨娘关系极好。”金粟肯定地说。

萧絮接过保本仔细看,裴弦是裴家嫡出独子,这没有问题,廿岁初次谋职衡国公主府邑士,这也没有问题,可合在一起就奇怪了:

裴家无爵,祖上没有大将,裴弦又是独子,按理来说这种家庭情况,长辈应该想办法让孩子从文才对,便算祖坟冒青烟,此人有习武的慧根,直接参军就是。

如果不想独子上战场,那让孩子去禁军也比费心思送到公主府做侍卫强啊。

“查查吧。”萧絮清泊地说。

“是!”胡士衡拱手行礼。

“你怎么查?全京城都知道你是本殿保举上去的,你查不就是本殿查?”萧絮扑哧笑了,对金粟道,“给上官宁递个话,明日劳他娘子把本殿的东西送来。”

金粟了然行礼:“是,奴婢明白。”

要想查一个人,直接问是问不出来的,母后身边曾有位姚嬷嬷,力气大会办事,去年和尚仪局告老却未还乡,在京郊置了宅子养老,萧絮对早逝的裴敦妃无甚映像,姚嬷嬷却未必。

当年上官宁中选,萧絮曾派人把他的妻子儿女接上京,上官夫人许氏商贾出身,性子爽快明亮,颇有市井智慧,先托她帮忙问问吧。

萧絮眯起了眼睛。

次日,一架小小的马车驶入衡国公主府南偏门。

和合山下带温泉的小院子叫做清越居,萧絮把蔡青禾与儿子安置在此处,还把木槿和芙蓉都拨了过去。

衡国公主前后府泾渭分明,前府有不少家丁小厮,可后府伺候的却全是女子,连伺候果树的都是粗壮嬷嬷,萧絮打着男女有别的旗号命府卫封锁所有通路,只留下连通善湖两岸的大堤。

也就是说,除了萧絮隔三差五骑马走大堤去清越居泡温泉,前府的人不得踏入后府半步。

清越居隔了两个卧房,书房药房厨房一应俱全,门前辟个小菜园,温泉边有套青石桌凳,推开幽幽竹门,小孩儿坐在**,棉衣干净如新,正兴致勃勃地把弄手里的不倒翁。

蔡青禾坐在榻边,听到声音抬眸,指着萧絮道:“明儿,你快看是谁来啦?”

小孩儿好奇地抬头看她。

“是娘亲呀,叫娘亲抱抱报不好?”

“咿!”小孩儿张开手。

哗啦一下,萧絮的眼泪尽落了下来。

“都这么大了呀。”她小心地抱儿子入怀,不过几月未见,他长了两颗洁白嫩嫩小牙,小手小脚小脸蛋都长大了,软乎乎胖乎乎,亲起来喷喷香。

萧絮坐在榻边陪孩子玩,稚子把弄手里的不倒翁,扔掉又抓起,高兴得咿呀咿呀笑。

“殿下喝口水吧。”蔡青禾倾茶半盏,双手捧给她。

萧絮连忙接过,抬眸微笑道:“往后你就安心地住在这,有什么短的缺的,就叫木槿和芙蓉给我传个话,我有空就过来看你们。”

“殿下放心,臣明白。”蔡青禾温和道。

“……蔡卿,多谢你。”

此后萧絮经常打着泡温泉的旗号往清越居跑,还经常在那留宿,此处俨然成了衡国公主的专用小度假区。

她知道小小稚子谁带得多就黏谁,更不愿意错过孩子成长的每分每刻,于是每次萧絮留宿清越居,蔡青禾都会让出宽敞大卧,她独自抱着儿子安沉入睡。

养孩子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