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三皇五帝到如今 食色性也圣人云(一)(2 / 4)

加入书签

的道理,向反,道德是规范儿女行为的标准,任性又是冲闯次序的来源,次序又是排列组合我的兄弟姐妹的根本所在,而我与兄弟姐妹又是分夺财源的根源,兄弟姐妹去分夺财源,财源分配的多少又是用道德来衡量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人类生存的社会标准与规范。这就是为什么印克伤,伤克官,官克我,我克财,财克印的道理。懂得了这个起源理论就不难理解八字预测理论了,推论八字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你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的行为是有规范的,无序的行为会带来灾祸的,就如同八字中的印绶不能制衡八字中伤官一样,伤官是聪明、豪放、多才多艺的,同时伤官又是任性与放纵的代名词。伤官只有在印绶的制衡下可以摒弃任性,屈从日主去创造财富,既而带来平安与快乐。所以伤官重而有抑制者无论男女多英俊,聪明,多才艺,善理财,多富人,因为伤为财之源头,印为规制之泉.就你而言,你本身就是伤官重的一个人,你能懂得娱乐,身怀才艺就是你的伤官在起作用。但是你这孩子的印绶却偏居一偶,制衡伤官无力,加上你色相太重,自坐孤鸾寡鹊煞,纵然有儿女情长,亦如虚花,日久反成仇家。我说给你的话你是一句也听不心里的。日后应验了,你自会服气。”

“婶子,我信,我记着了。”

“记不记在你,我只能点到为止。好了,我睡觉去了,你再看看书。”

“是,婶子,您睡去吧。”

寡妇说罢站起身来,回里屋去了。这里范二毛心想,婶子真是有学问,批评我还给我讲一套命理知识,也是,我这人就是不争气,看见女人腿肚子筋就软。“唉。”想着叹了一口气,也回屋睡觉去了。

正是:三皇五帝到如今,食色性也圣人云。

食之甘味定地位,色之延续为子孙。

第二天早起,寡妇与二毛娘俩坐在堂屋吃早饭,就听寡妇说道:“二毛,昨晚我说你,其实是在说明一个道理,人们一直在追求“道德”的规范,其实道德的标准就产生于规范。

一个人的行为要从道德出发,从规范做起,人心本善,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认识,其实人们弄错了。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个农耕社会发达的国家,从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既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农耕社会,农耕社会需要的是合作,而合作就需要并且强化规范。所以自古以来,部族长老与后期统治者一直重视规范的强化,却忽略道德的护荫,打击自由的伸展.而西方游牧民族却截然不同的伸展了自由的思想,强化了道德的护荫,重视了道德对自由的制衡。用规范制衡了自利的分夺,平衡了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均衡发展。而东方农耕民族重视的是权力机构的强化,忽略自由奔放的思想是制衡官僚政治的有效力量,混淆了道德来源于规范,而如树荫一样荫庇众人的目地。由于道德观念的混淆,既而“善”“恶”就没有了出处,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从何而来?

什么是‘善’?‘善’其实是从道德中演义出来的一种思想概念,归于道德的范畴。那么道德来自于何处,道德标准来自于人心吗?其实不是。道德来自于规范,那么规范又是什么呢?规范就是管理,规范是公平管理的衡量标准,也就是今天的政府、法制等等制定规范标准的部门。那么道德来自于那里?说到道德的来源,其实几千年来,人们把道德归于人心,归于“善”自心生,以及所谓的孔丘所言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这是对的吗?其实这是儒家皇统思想中愚民思想的余毒,是决对的错误。

人从离开母体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不知道吧。人生下来懵懵懂懂,没有善恶之分。人生下来,第一是需要吃奶,活命是第一需要,有需要就要有自由的空间,在母亲的护荫下自由的获取食物。那么需求就是来自于自由的获取,获得是生存的来源。那么一个人需要多少,从人类有部族之后,就不在是无限自由的获得,而是由分配来完成的,这种分配制度无论农耕社会还是游牧民族,群体的效应是一样的。因此需要是次序分配的起源,不能说你需要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大家分配共享了,既而产生了次序,分配共享是次序的起源,共享的均衡及次序就是产生规范的标准,所以道德的标准就是规范,而规范出自于次序。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善”与“恶”来自于规范。

那么规范来自于那里?规范来自于公平公正的分配财富。规范来自于需要,人生下来要活命,活命就是需要的源动力,要活命就需猎取食物,猎取食物就需要行动、行为,行为是对需要的体现,行动了有需要,需要的多少是有次序的,次序自然而然地产生规范,规范的产生就是道德的标准。人的需求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来自于自由猎取,自由的贸易,自由的创造,但是次序与规范是制衡财富分配共享的机制。因此人心与自由的量度区别了一个人蕴含了多少需求的元素,这种元素是无形的,是自由的,来自于内心。同时也区别了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一个人创造财富猎取财富的能力从其生下来就是不同的,不同需求能力产生不同的财富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