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猫眼收购完成,CEO(2 / 3)

加入书签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一股浓浓的精英范。

“郑先生,请坐。”王昊站起身,伸出手。

“昊总您好。”

郑志昊深吸一口气,恭敬地握住王昊的手。

王昊发现,他笑起来有点像于震,就是那个五号特工组里的于震。

两人坐下后,杨彩钰轻声问:“郑先生,喝点什么?”

“拿铁咖啡就好,不加糖。”郑志昊笑着回答。

杨彩钰点点头,转身离开。

很快,她端着两杯拿铁回来,轻轻放在两人面前,然后识趣地退出了包厢,顺手带上了门。

包厢里只剩下王昊和郑志昊两人。

王昊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开门见山地问道:“郑先生,你现在还是美团的人,应该很清楚我找你的目的吧?”

“当然。”

郑志昊放下咖啡杯,语气认真,“是为了猫眼。”

“既然你愿意来见我,说明你对猫眼也有兴趣。”

王昊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那我们就直入正题。你觉得,现在的猫眼,应该怎么发展?”

郑志昊早有准备,他坐直身体,侃侃而谈:“我认为猫眼的发展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纵深电影产业链。现在的猫眼太依赖票务收入,利润薄,还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应该把票务作为入口,向数据服务延伸。比如给片方提供票房预测、观众画像分析,给影院提供上座率优化方案,打造行业级的数据平台和工具矩阵,这样既能提高利润率,又能增强行业粘性以及影响力。”

王昊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郑志昊继续说道:“第二步,横向扩展业务边界。电影票务的用户频次太低,一个月也就几次。可以以票务为基础,向演出、赛事、展览等现场娱乐领域扩张,比如演唱会门票、体育赛事门票、艺术展门票,这些业务的用户频次更高,能有效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平台粘性。”

商户,用户两手抓,看来郑志昊对猫眼是早有兴趣。

王昊笑容更满意了。

郑志昊见到王昊露出笑容后,心情振奋,继续说道:“第三步,强化影院和用户的深度绑定。现在的猫眼只是个售票工具,和用户、影院的关系都很薄弱。

可以推出会员体系,给会员提供折扣、优先购票等权益;还可以帮影院做卖品电商、衍生品销售,提升影院的非票务收入。这样一来,猫眼就能从单纯的售票平台,变成影院的互联网运营伙伴,粘性会大大增强。”

王昊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你对现在的票补怎么看?很多平台都在靠烧钱补贴抢市场,猫眼要不要继续跟进?”

郑志昊皱了皱眉,语气坚定:“票补是不可持续的。首先,烧钱补贴只会让行业陷入恶性竞争,大家都不赚钱,最后只会两败俱伤;其次,票补会滋生大量灰色交易,比如黄牛利用补贴囤票、片方虚报票房,这些都会损害平台的信誉;”

“我的想法是,票补继续跟进,保住猫眼的现有的领先位置,但我们需要再其他方面深耕,为猫眼打造更加健康的盈利模式。”

其实现在的各方都看出票补对票务市场没什么用,也无法获得用户粘性,这玩意跟团购补贴一样,谁给钱多,用户就去谁家。竞争到最后还是服务问题。

但话又说回来,停票补也是不可能的,这玩意就是囚徒困境。

你不跟,市场就没了,还有个屁的以后。

“那你觉得,用数据模型能不能复制电影的成功?比如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判断一部电影的票房潜力,然后集中资源推爆它。”

王昊继续追问。

郑志昊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数据模型能帮我们避免重复性失误,比如判断一部电影的目标受众、合适的上映档期、有效的宣发渠道,这些都能提高成功率。”

“但时代是变化的,观众的喜好也在变,有些电影的爆火是靠情怀、靠口碑,这些是数据模型无法预测的。所以,数据是工具,不能完全依赖,还需要结合行业经验和对市场的敏感度。”

毫无疑问,郑志昊不是单纯的互联网人,他是懂电影的,至少入行了。

要是换成阿狸的人,王昊敢肯定,他会斩钉截铁回答可以。

因为他们日后就是这么做的。

王昊笑了笑,终于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考验:“你觉得,现在的猫眼最致命的弱点是什么?”

郑志昊没有犹豫,直接回答:“流量。以前猫眼靠美团的流量扶持,票务份额能占到一半以上。现在脱离了美团,虽然还能买美团的流量,但成本高,而且流量质量在下降。”

“没有稳定的流量入口,票务份额肯定会被淘票票、微影等平台抢走,这是猫眼当前最大的危机。”

“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