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风起青萍之末(2 / 3)

加入书签

听出弦外之音的汐大公主道:“今日皇城有变?所以要我携兵马勤王?”

“不是勤王,而是……”楚倾轻轻转身,背对夕阳,右手轻扬,遥指章华皇宫。

这一刻,夕阳下,红衣飘扬的女子,永远定格在楚国历史之中。后世无数惊涛骇浪,亦无法磨灭。

“登顶天下之巅。”

岁羽宫不同章华皇城中的其他宫殿,既是赫连铮的寝宫,也是他的病房。岁羽宫中放置着许多珍惜草药,常年充斥着一股浓郁药香,宛如一座小型御医院。

宫中更有御医轮流当值,彻夜不休,为的就是在赫连铮病发之时,能够第一时间照料。御医早已断言赫连铮活不过十八,这些年多亏楚帝如此煞费苦心,向天抢时,才让他的病情一直稳固至今。

以往本就紧张忙碌的岁羽宫,今日更是肃穆异常。

楚国太医院院判刘景看着这座巍峨宫殿,作为太医院院判他早已是这间岁羽宫的常客,但今日这位年过半百的群医之首,竟有些忐忑紧张。

站在他身侧,手中拿着无忧仙果漆木盒丞相白麟,望着岁羽宫的眼神也同样复杂,轻声道:“院判大人,请。”

在皇宫中呆的久了,早已养成谨小慎微习惯的刘景不敢先行,低头道:“丞相先请。”

白麟望了他一眼,拾阶而上。刘景缓步跟在他的身后,一双沧桑年老的模糊眸子闪烁着异样的心思。

今日之后,恐怕已无须岁羽宫。

作为太子手中暗棋,少有人知道三年前刘景就已经投靠当今太子。自古药毒不分家,人在生死之际徘徊时,医者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于无形。

太医院荟聚英才,是楚国最大医馆,反过来看,也是楚国最大的杀人地。这其中的凶险叵测,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明白。

御医是医,却也是官。医者救人是本分,但官者,吏事君也。

身为太医院的院判,刘景很清楚的楚帝的病情,他的心疾如一根紧绷丝弦,随时都可以能断裂。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景不能不为自己找好后路。

刘景这些年才明白,不同儒林的学而优则仕,杏林中的人想要悬壶济世,就不能局限在一城之中。文人济济庙堂,为的名留青史,可古今旷世医者,有几人是呆在太医院之中。

可人生的烙印一旦打上,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几个月前,太子派人将一份治疗赫连铮的药方交给自己核对真伪,并且嘱咐他一句话。

楚国并不需要一个健全的铮皇子。

只是铮皇子服药,皆有人严格督查,刘景不知道何时才是动手的时机,直到今日,太子送来无忧仙果。

这是药方的最后一味药,也是最凶险的一味虎狼药……

日已入暮,岁羽宫中灯火通明,楚帝目光焦虑的看着眼前一切。当事人的赫连铮反而显得异常冷静,只是静静的看着他,岁羽宫的灯火下,本就年迈的父亲显得异常苍老。

仿佛一盏油尽灯枯的烛火。

不远处的隔间里,放置着各类药材和医书,药官们因为白麟和刘景的到来而忙碌起来,煎火抓药,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的。楚帝亲自监督,所有人都不敢怠慢。

紧迫的时间悄然而逝。

许久之后,大太监陆鹤龄从隔间外走来,低声道:“陛下,药煎好了。”

等待多时的楚帝,微微颔首。

隔间外,一名宫女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已经熬制好的汤药走进其中,在她身后,跟着白麟和刘景。

楚帝低头看着这碗汤药,褐色的汤药在灯火的照耀下,散发着异样的光泽。

数十种药材混杂在一起煎熬,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究竟蕴含的着什么。

楚帝压抑住内心的激动,道:“试药吧。”

伴随楚帝的声音,立即有一名试药太监从一旁走出,拿着一柄药勺舀出一些,送入嘴中。

刘景看着眼前一幕,无动于衷。

许久之后,试药太监并无异样。

楚帝心中松了一口气,亲自拿过那碗汤药走进赫连铮卧室之中。

这最后一步,他谁也信不过。

看到端着汤药走进的赫连铮连忙起身,感动道:“父皇这般,折煞儿臣了。”

楚帝扶着自己儿子坐下,道:“无妨。当年父皇要是也如今日这般小心,你母妃不会有事,你也不会被寒疾折磨这么多年。”

“这些事怎么能怪父皇。”

楚帝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多言。人生中的那些错过的遗憾,时间越久,便越觉得愧疚。随后将手中汤药递出,道:“喝药吧。”

赫连铮看着那碗汤药,没有第一时间接过,沉吟许久,道:“儿臣真的可以相信太子吗?”

楚帝自然知道他的顾虑,“太医院已经反复检查过,你的病情不能一直拖着,人总要试着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