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夜色凉凉人心恍恍(2 / 3)

加入书签

楚以来,对于公主殿下身边这名侍女可谓再熟悉不过。

他们一人负责公主的安全,一人负责楚倾的起居,年级相仿的两人平时接触都是因为府中事宜,皆是公事。往日的接触里,只觉得这是一位温柔心善的侍女,像这样两人并肩漫步,似乎是第一次。

秦观轻轻侧头看着阿谨,她虽无公主的风情,却有自己的美丽。

对与她的容颜,他一清二楚,对她的内心,他一无所知。

内心的这份涟漪只是轻轻泛起,便再无声息。秦观没有开口,阿谨也没有,两人只是静静走着,一如往日。

或许,以后也会如此下去。

秦观领着阿谨来着一个大屋门口,里面隐约传来受伤兵士的哀嚎。

“今日受伤的将士,都在其中了。”秦观单手轻扬,示意阿谨入内。

阿谨却没动,而是示意身后婢女将药品财帛端到秦观面前。

秦观对于公主殿下体察将士之心固然感动,但心中也明白楚倾派阿谨前来,是为了替她收买人心。此刻阿谨将这些赏赐交出,倒是让他费解,疑惑道:“谨姑娘,你这是?”

“龙雀骑是将军部下,这些赏赐与公主的心意就由将军代为传达吧。”

秦观不知道为什么公主殿下将这机会让给自己,犹豫了一下,还是遵命入内,毕竟公主殿下的心思,没人能猜透,也最好不要去猜。阿谨身后那些侍女,也端着东西随他入内。

只剩一人的阿谨孑然站在门外静静等待,抬头时,看见天空有一轮明月,不由有些出神。

人在异乡望月,总是感慨万千。

等到秦观安抚完将士出来时候,便看见月光下的女子转身道:“将军,将士伤势如何。”

秦观看着她月光下的容颜,透着一层皎洁的纯美,像一朵月色之下盛开的幽兰,有些出神。随后低下头道,“稍有伤亡,待会属下会禀告公主殿下此事。”

阿谨点了点头,“那将军一同随我去内园吧,算算时间,公主也应该也好了。”

秦观随她一同往内园而去,只是这次并肩而行,秦观没有在沉默。

“皎皎明月,谨姑娘,你是在想家吗?”

阿谨颇有些意外这位沙场将军会说这些,当也没太过在意,轻轻摇头。

两人又陷入了以往无话可说的沉默。

过了一会,秦观内心懊恼自己贸然莽撞时,阿谨反而开口道:“谨儿是在想家,只是谨儿已经没有家了。”

“为什么。”

“谨儿父亲当年舍弃我与母亲,母亲不让谨儿随她姓,也没让谨儿随母亲的姓,因此谨儿无姓。萧妃娘娘救了谨儿与母亲,谨儿无姓,母亲是要让谨儿记住,谨儿只为萧妃娘娘而活,如今萧妃娘娘已死,只剩公主殿下了。”

排兵布阵在行,但如何安慰姑娘家实在门外汉的秦观只能拱手道:“是秦观冒昧了,提起姑娘伤心事。”

阿谨轻轻摇头,表示并不在意,抬头看了看依旧在头顶的明月,轻声道:“将军呢,可曾思念家里人。”

秦观颇有些惆怅道:“怎能不想,只是常年领军在外,思乡早已麻木。幸好家中父母还有兄弟照顾,偶尔通信告知近况,心中也宽慰许多。”

阿谨看着遥遥明月,仿佛那遥不可及的梦,苦涩叹息道:“果然没有家的人,反而更想家。”

这句话如针一般触动秦观的心,也刺痛他的心,他突然想伸手去保护这个女人,但她离他,也何尝不是一轮明月的遥远。

“谨姑娘,将来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宿的。”

“归宿?”阿谨愣了一下,随后冲秦观笑道:“归宿谨儿早已有,公主殿下在的地方,便是谨儿的家。”

月光下两人四目相对,她看着秦观,秦观望着她。只听阿谨脸色微红,真挚恳求道:“还请将军尽力保护谨儿的家。”

秦观心头颤动,声音有些激动,郑重承诺道:“属下职责所在,必会竭尽全力保护公主殿下和谨姑娘安全。”

只是蓦然间,他又想起西凉王的那份书信,心头像浇下一盆冷水,瞬间恢复清明,补充道。

“只要公主不违背王上命令,属下与龙雀骑自当死战不退,以卫公主。”

阿谨失望的低下眼眸,“刚刚那些话是谨儿的心意,不是公主殿下的意思,将军不用紧张。”

秦观又恢复了恭敬,“属下明白。”

两人谈话间,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内园拱形园口,阿谨欠身入内去通传,秦观则留在原地等候。

走了几步,阿谨突然停步回头。

一人在园内,一人在园外。短短几步的距离,在漆黑的夜色下,宛如一道千丈深渊,不可逾越。

夜色凉凉,人心恍恍。

沉默无声之间,似有什么消散在了黑夜之中。

阿谨转过身,继续向前,刹那间,她突然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