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雪霏舞剑雪霁听禅(2 / 3)
不介意。这多年本候也玩过不少江湖女侠,可如你这边冷艳到令人心惧的女子,真是让人心痒难耐啊。”
“我不会死在此处,因为……”右手虎口已经被震裂的名音雪艰难起身,悄悄将雪霏剑换到左手之上,咽下口中鲜血,坚定道。
“他还在等我回去……”
而此时,汨罗江畔,落英缤纷,江岸之上白雪茫茫,如铺上一层白色长席。江水却仍未结冰,琼花白雪落在河面之上,浮萍点点,随江山流淌东去。
江畔一座小亭,矗立在风雪之中,日夜不停的伴随着东流江水。
亭中有人,多年来一直在等心爱之人归来。
上官游仪望着亭外风雪,四周白茫一片,只有无声风雪和汨罗江水与他为伴。自多年前开始,名音雪每次离开章华台,他都会在此处,静静的一个人呆上一天。
上官游仪不喜饮酒,冬天都是以茶驱寒,他身边放着一个小火炉,上面正煨着一壶热水。热水已经烧开,盖子被水汽蒸腾的咯咯作响,他却恍若未觉,只是出神。
他并不喜欢离别,因为害怕离别会变成诀别。但他喜欢她,所以一等再等……
不过这是最后一次,等她回来,自己便能与她完婚,在不分离。上官游仪心中这样想着,却感觉不到一丝欢喜,只感觉心头压抑着一股难言的不安,怎么也挥之不去。
“咚——”
一声辽阔幽远的钟声打乱了他的思绪,这是远处禅寺里的钟声,只是寺庙钟声,一般都在晨昏之刻响起。用来召集僧侣早课和进食,寻常听众听不出奥妙,但寺内僧人却一清二楚。
此时这声毫无意义的钟声,却让上官游仪想起在了禅寺中面壁参禅的日子。那段日子虽然苦,但也是莫名的心静。
只是自己终究放不下贪嗔痴爱,怎能悟出超世禅音。
“咚——”
远处又是一声钟响,比刚刚清晰了许多。白茫雪地中,蓦然出现一个素袍僧人,缓缓朝小亭而来。
钟声一声接一声,越发清晰。
僧人一步又一步,越行越近。
他停在小亭外,双手合十,面容如寺内金佛,宝像威严。
远处钟声戛然而止……
上官游仪看着眼前的熟悉僧人,长叹一声,当年他便是在此处,被这名了禅寺主持接引入佛门。如今再见,汨罗江畔的细雨已经化为风雪,不由感慨道:“许久不见了,无因大师……”
老僧无因眼神复杂,看着亭中曾经的徒弟,又像是看着过去红尘中的自己,沉默无言。
上官游仪见他满身风雪,邀请道:“亭外雪大,入亭一同品茗吧。”
无因拍去肩头风雪,似扫清红尘羁绊,缓缓入内,与上官游仪相对而坐。
上官游仪熟练舀出一勺西湖龙井倒入茶壶中,此茶并非他最爱,只是名音雪独爱西湖美景,以十景悟十剑。两人湖边重逢时,他便泡此茶为练剑的名音雪解乏,只是名音雪从来不懂茶道,也不懂此间的心意。
“章华台的法禅大会还未开始,方丈今日怎么有空来章华台。”
已过花甲的无因低声道:“贫僧来接施主回了禅寺。”
上官游仪握住水壶的手轻轻一颤,随后恢复正常,提起水壶倒入茶杯之中,热气与茶香缥缈蒸腾而上,他轻轻将那杯热茶推到无因面前,也推开了那份佛缘。
“游仪已不是了禅寺中的不念,在此处等候的是红尘中的人,不是空门的佛。”
无因没有与他争论,只是看着眼前的那杯热茶,西湖龙井茶汤清碧,香郁叶醇,漂浮起的几缕茶叶在水面飘动。就像江南烟雨里,碧水湖面之上游动的旎情画舫。
上官游仪见无因不动,轻声道:“西湖龙井,不宜久泡,方丈请喝吧。”
老僧无因突然苦涩一笑,脸上被沧桑岁月刻出的一道道皱纹藏着许多往事,道:“贫僧知道,西湖龙井泡久了,就失去原来清高鲜爽,甘甜滋味,而变为苦涩。茶经不起等,人也是。”
上官游仪没有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亭中老僧与少年,怀着各自心事,沉默着。
老僧如枯树一般的手轻轻握住茶杯,茶杯温暖如四十年前那杯女子所泡,突然问道:“你可知贫僧法号为何唤无因。”
上官游仪通读佛经,答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无因便无果,无果便无祸,无祸便福至,清闲自在,常乐我净。人无因,万般皆空。”
无因轻轻摇头,举起茶杯,过去如影随形。
江南烟雨里的桥上相遇,那伞下一见倾心的容颜,在岁月的冲刷中,早已模糊……
只剩她亭中的流泪质问。
和尚,不要和我讲道理……
我只知道,茶冷便苦,心冷便死……
我只问你一次,你究竟喜不喜欢我……
在这杯龙井茶冷之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