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浮生若梦世事如云(1 / 3)

加入书签

三日后,兰露宫。

年关将近,春节历来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朝野上下与民间皆是忙碌异常,后宫也不例外。

兰露宫中,早起的贤妃娘娘安排着宫女太监打扫兰露宫,看架势是要来此彻底的大扫除,好好做个除旧迎新的准备。

后宫之中,人人都知道这位贤妃娘娘没什么野心,性格说的好听是勤俭持家,但也太过小家子气,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年轻时进宫,没借着母族显赫地位在后宫耀武扬威,打压嫔妃,收养赫连铮,帮楚帝生下一位公主后,也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反而越发默默无闻了起来,安心相夫教子。

当年赫连铮生母难产而死,后宫中人人都看出楚帝对执意生下儿子而死去的女子有愧,因此尚在襁褓中的赫连铮便成了香馍馍。谁能收养,就算将来不能母凭子贵,也能换的几年荣宠。就连当时已经有了如今太子,荣宠正盛的安妃娘娘和一手遮天的皇后也提议收养。

只是最后楚帝将赫连铮交给当时波澜不兴的贤妃抚养,后宫之中说不上吃惊,但也十分意外这位平日只知自扫门前雪贤妃会这般主动。

传闻,当时怀着小公主的贤妃娘娘为了收养赫连铮,大着肚子在皇后宫外跪了一夜,差点流产,才让那位皇后娘娘打消收养赫连铮的念头。

而这位贤妃入宫二十多年,只求了楚帝一件事,便是收养赫连铮。

有自家主子坐镇,下人们自然不敢偷懒,整个兰露宫热火朝天,贤妃也是眉开眼笑。这位出身长孙氏的娘娘自从收养赫连铮之后,这十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这般开心。

楚倾给的药方之中治疗的步骤甚多,温养,针灸,药浴等等缺一不得。如今不过刚刚起步温养身子,但看着几贴汤药下去,自家儿子一向苍白的脸色有了几分红润光彩,贤妃打心里对楚倾这位有缘无分的儿媳妇十二万的满意。就盼着赫连铮能将她娶进门,彻底杜绝将来寒疾复发的后顾之忧,然后生几个小孙子承欢膝下。最后在借着这位儿媳妇的高超医术,能让自己活个六八十岁,多看几眼儿子女儿,也就心满意足了。

贤妃掰着指头算着过年的日子,那怕入宫这么多年,当初那个在小茅屋里的掰着指头算铜板过日子的穷丫头,许多习惯仍然是没改掉。

对于以前的苦日子,贤妃看的很淡,风水轮流转这种东西,谁也吃不准,全靠老天爷施舍。当年要不是自己姐姐和一位士子的私奔北渝,自己这个私生女也不会被人从破房子里拎出来送进皇宫里顶缸。

对于命这种东西,世人都一样,坏的时候便骂它,只有好的时候才信它。

一位小宫女走到身边,打断她的思绪,小声问道:“娘娘,言妃娘娘的灵堂要不要打扫一番。”

贤妃这才想起还没将赫连铮大病得治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好姐妹,立即点头说道:“你去挑几个手脚轻快的,本宫先行过去祭奠一番,你们随后更上打扫,下手要轻,别扰了言妃休息。”

在兰露宫中呆了好几年的小宫女,知道那里是兰露宫中的禁忌,不敢大意,认真点头道:“奴婢记下了。”

楚国设灵堂,因地域风俗不同,时间长短也各异,但最多都不超过四十九天。但在兰露宫中,有一座灵堂,却一直设立了十多年。

说是灵堂,其实是一座单独的小别院。在自己宫中设立灵堂,毕竟有些犯忌讳,何况还是几十年不改,但这个提议却是当年贤妃向楚帝请求的。

当时贤妃虽对楚帝说,别让铮儿忘了自己亲娘,但心里很清楚,这辈子忘不了这个女子的,恐怕还是王位上的那个男子。

贤妃推开小院大门,内中白绫飞舞,带着几分阴冷,门口楹联是当年女子留下的众多墨宝之一。

“浮生若梦,便大梦一场。世事如云,任风起云涌。”

贤妃刻意去除了她留下的那些治世为君的大道理,不想让赫连铮背负太多,只留下这豁达人生的一句,用来潜移默化的教导。

说来也奇怪,此处阴冷,但年幼时寒疾在身赫连铮偶然会来偷偷来看望自己生母,却一直未加重寒疾。

仿佛冥冥中,那名已经过世的女子,仍在慈祥的保护着自己儿子。

贤妃走入灵堂之中,身边就一位贴身侍女相随,侍女从一旁的桌案上取来三柱檀香点燃,交到贤妃手中。贤妃恭敬对那座牌位弯腰鞠躬,双手举香按在额头,心中默念。

“言姐姐,当年收养铮儿之后,太医诊断他寒疾难愈。妹妹我见他与皇位无缘,便没按你的遗志培养他,想来这些年皇上也是这个意思。如今铮儿寒疾能愈,自然是天大喜事,只是现在楚国局势已定,妹妹我私心很重,只想铮儿安稳一生,也没打算让他趟这夺嫡的浑水。百年之后,黄泉之下若在相会,再向姐姐赔罪吧。”

贤妃长叹一声,将檀香插在牌位前的香炉前,看着眼前青烟渺渺,回忆猛然翻涌。当年,刚刚登基楚帝和白麟在一旁探讨天下大道,她与那位女子在一旁服侍。期间,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