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楚地有客至(1 / 2)
公主殿下博览群书,更兼百家学术,无论是儒学修身齐家,还是理学格物致知,或是纵横家诡辩之道都是信手拈来,一肚子黑水里装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学问。
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对于赫连铮等人,楚倾最令人惧怕的所在不是她的百家学识,在南楚他见过太多熟读万书,待人处事却木讷唯诺的书呆子。而公主殿下不同,她将这些学识融会贯通,自成一格,不受儒家,法家,纵横家等学派的局限和约束。
稷下学宫里,曲水流觞王霸利谈里她先用法家攻儒家,论道时法家学说中又兼有杂家民生之道。后与齐子路对弈时,又改用纵横家诡辩攻心之道和鬼谷子的欺诈之术。
看似章法有眼,其实骨子里肆无忌惮,用利则用,无利则抛,对于圣贤书与先古圣人无一丝敬畏之心。
只是人非圣人,何况被称鸩姬的公主殿下。她不甚了了,认识浅薄的东西也是有的。
那便是武道。
倒不是公主殿下不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东西,研习兵法的她也看过九国名将战史和游侠书文,只是因为自身懒惰所限。以往总觉得人力有穷尽,那些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故事不过史书的夸大其词。
对于一个走路都觉得劳累女子,怎么体会男子的舞剑春秋,名震天下。
武道的一次改观和认知,是国师裴衍剑破皇宫大门,在戒备森严的皇宫里,血水尸体铺路,杀到楚倾面时候的震撼。
在这之前,楚倾想过千百种他进入皇宫的方法,却完全没想过,裴衍会用这么直接野蛮的方式。
当裴衍将剑抵在她的咽喉之上时,楚倾终于也为自己对武道的轻视付出代价,若是裴衍慧剑多抵三寸,今日就没公主殿下的远嫁南楚了。
纵观西凉皇宫一局,那是她的最大的失算,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将自己立于险地,生死被对方掌握在手中。
那一局,虽然结果如楚倾所愿,但她认为自己已经输了。
楚倾大概能明白裴衍为何没杀她,只是这种侥幸逃脱并不是自傲在心的公主殿下所要。她所向往,是鼓掌之间,左右胜败的从容。
裴衍之后,公主殿下对于武道便格外的在心,如今有这天下第一名器的江山美人双剑之争,她又怎么肯错过这出能窥视浩渺武道深浅的巅峰之战。
只是这几日楚倾派人多方打探,但这场十年剑约的两人却仍旧神龙见首不见尾,决斗地点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楚倾也私下问过赫连铮,知不知晓他那位江山剑主朋友的去处。
赫连铮只说,他与大多江湖游侠一般,喜欢游历四方,另外喜欢安静,决斗地点应该不会被外人所知。
公主殿下大呼可惜,却也没痛心疾首,人生一世,错过最是无可奈何,却也最无可奈何。只得收敛自己的好奇心,继续过着早睡晚起,好吃懒做的日子。
定西侯赵锐的封地在南楚帝都的必经之路上,楚倾的队伍也不用绕远路,所以行程不改。
对于这场鸿门宴,公主殿下的举动耐人寻味,既没有说参加,也没有说不参加,一切都交由赫连铮出面交涉。
而迎娶队伍的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赫连铮的话未必代表凉凰公主的话。相反公主殿下的话,大多数代表了青龙皇子的话。
唯有阿瑾知道自家公主心中所想,楚倾能杀皇后宋之薇,又怎么会怕她的侄女。
倘若她能青出于蓝,远胜宋之薇……
那正是公主殿下所期待。
日子翩然而逝,迎亲队伍缓缓驶进定西侯赵锐的封地浙地。
九国时绍地原本是吴国所在,九国乱战后,吴国被楚国所灭,偌大吴国被楚国三位封君瓜分。
史称三家分吴。
这一日,睡的忘记时辰公主发现不知道何时队伍已经停在了官道之上。。
马车旁,终于等到楚倾起来的阿瑾急忙上前说道:“公主,你终于醒了,铮皇子已经等你许久了。”
睡眼惺忪的楚倾疑惑道:“等我什么?”
阿瑾指着官道远处一处酒旗招展的小酒摊,解释道:“今日清晨,铮皇子在官道之上遇到一人,他们二人应该是相识,两人就去那处酒摊喝酒聊天了,还吩咐我们,等公主睡醒了叫你也一起过去。”
楚倾也没感觉意外,赫连铮是南楚皇子,在南楚遇到熟悉的人再正常不过,只是眉头轻皱,觉得颇为麻烦,坐在下人们早已经在空地上摆好的临时梳妆台前,对阿瑾道:“帮我梳洗打扮吧。”
阿瑾自然是领命,只是对于今日一反常态楚倾,有些疑惑道:“怎么公主今日愿意打扮了。”
公主殿下无奈道:“我如今也算阿铮名义上的妻子,离开马车前往赴会于礼不合。但阿铮明知如此,还依旧这样做,显然那个人对他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朋友,我当然要打扮一下,以示尊重。”
最后,一向慵懒的楚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