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召集人手蓄力南疆,回流专家(二合一章)(1 / 7)

加入书签

    当天下午考试完毕后,方言就开车去了一趟研究院。

    总算是见到了昨天没见到的赵锡武副院长。

    “已经忍不住了来打听成绩了?”

    “不过我这里可打听不到,要找岳美中教授才行。”赵锡武副院长见到方言后,就和他打趣道。

    方言对着他回应道:

    “我不是过来打听考试成绩的。”

    方言一边说一边把自己整理好的南洋古籍目录都拿了出来。

    接着交给赵锡武副院长,并说道:

    “这个就是我来的目的。”

    赵锡武副院长看到后,这才反应过来,这东西之前方言从香江回来就和他说过一次,当时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和方言花时间弄了个版本出来,用他们当地最简单的方式,在不使用任何的炮制药材情况,用手边仅有的材料来的应对各种南疆热带地区的病症。

    那个东西回来后整理修正过后就交上了去,就在前段时间已经到了部队手里,下放到了南方军区。

    据他所知,反响是相当的不错,那本书已经不简单是一本医疗手册,它更是被称为丛林战生存手册。

    里面的经验和手法都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好多东西都是需要参与到当地深入调查后,才弄的清楚是什么东西。

    而这次方言是打算弄个针对南方地区医师的专业版本出来,参考文献是林文峰从大马带回来的华侨中医群体捐赠的古书籍。

    “上次广州那个版本,部队反馈说‘救命手册’雨林里缺医少药,全靠里头的土法子应急。这次这个专业版,是打算往深了做?”赵锡武院长放下手里的目录后,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点头:

    “南方军区的同志在之前其实还有不少需求,比如热带溃疡的中药湿敷法、防疟疾的草药配伍,这些都得从古籍里找依据。”

    他指了指“婆罗洲华人医案”的地方说道:“林文峰带回来的这批古籍里,有三成是清代华侨医师写的,专门讲东南亚气候下的体质调理,好多方子在南方能查找的古籍里都没记载。”

    赵锡武捻着胡须沉吟:“打算怎么分工?上次广州是你牵头,这次想调哪些人?”

    “想请的人就多了,多多益善嘛,最好是大家都来,哪怕是没空的教授也可以在后面帮忙审校,到时候也可以加名字上去。”方言笑着说道。

    赵锡武一怔,旋即明白方言的想法。

    这时候方言已经继续说道:

    “我把框架拆成三部分:一是古籍原文校注,二是药理分析,三是临床适配方案,比如把‘瘴气病’对应到的疟疾、登革热,标注清楚草药的用量,最好是多几个替代方案。”

    老院长指尖点在“八一献礼”四个字上:

    “赶这个时间点,是想让部队再给你加把火?”

    “不光是部队,”方言坦言,“今年过后,南方口岸会越来越忙,涉外诊所少不了要应对热带病症。这书早一天出来,基层医师就多一分底气。再说……”他顿了顿,“上次广州版本还是太简陋,这次用古籍打底,也算给中医正正名,咱们不光能应急,更能做深学问。”

    赵锡武忽然笑了:“你这心思……”

    他欲言又止,没有往下说,然后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行,我帮你去协调。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刚考完研,岳老他们怕是要先歇两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