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方言破医考玄机,开始放暑假了(二合一章)(4 / 6)
,也只好笑着拿起桌上的纸笔,随手画了个简单的病机示意图,然后讲解道:
“就说《伤寒论》那道过汗的题吧,病人本是太阳病,麻黄汤发汗是对的,但‘汗出如洗’就过了,太阳主表,汗为心液,过汗伤的是心阳,所以心慌手抖;阳气虚了,不能化气行水,小便自然难。这对应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核心就是‘过汗伤阳,阳气不固’,把这个机理说透,答案就出来了。”
说完第一个题目后,一些人理解到了一些人还一脸懵逼。
不是说问题很难吗?
怎么到方言这里答案这么简单?
接着方言又说到《金匮》的水气病,他在桌上本子上点了三点,说道:
“身肿没指、腹如鼓,不恶风,是‘正水’,属脾肾阳虚;面肿发热、小便黄,是‘风水’,风邪袭表,水湿郁而化热;腰以下肿、畏寒肢冷,是‘石水’,多属肾阳不足,鉴别点就看‘肿的部位’‘有无热象’‘怕冷与否’,抓住这几点就不会混。”
方言说的很简练,打算说完就赶紧去办正事儿。
最后讲医古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他拿起一根笔杆当例子:
“‘掉’是笔杆颤动,对应肢体震颤;‘眩’是看笔杆发花,对应头晕目眩。肝风内动分三种:肝阳化风像高血压头晕手抖、热极生风高热抽搐、阴虚动风久病体虚后的震颤,结合这些临床例子,就把古文和病症串起来了。”
几句话把复杂的题目拆解得明明白白,医护听得连连点头:
“原来是这么回事!经主任一说,就跟看病似的,一下子通透了。”
方言放下笔:
“其实就是把经典当‘医案’看,把考题当‘病人’分析,咱们天天干的就是这活儿,不难。”
说完后他讲道,好了,就这样,不明白的问问已经懂的人,今天值班的护士长跟我一起查个房。
说完后,方言开始了下班前的工作。
一个华侨的老太太由女儿扶着站在走廊,见方言走远了,才转头对女儿说道:
“这方大夫是真有本事啊……刚才那题,我听着都头大,他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
女儿点点头:
“就是,也不知道这脑子咋长的?”
隔壁病房的家属探出头,接话道:
“不光脑子灵,脾气还好。刚才那么多人围着问,他一点不耐烦都没有,换了有的大夫,早把人轰走了。”
这话引来旁边几个房间的患者家属也有人压低声音附和:
“他比那些头发花白的老大夫还靠谱!”
“国外我花了不少钱,也没遇到他们这么好的医生。”
走廊尽头,一个老大爷拄着拐杖慢慢挪,听见这话,忍不住插了句:
“你们是没瞧见他给我扎针的时候,那手法叫一个准!我说左胳膊麻,他就在右边膝盖下找了个穴位,扎下去立马舒坦了,这可不是光会背书就行的,得真懂病人哪儿疼、哪儿堵。”
护士长跟在方言身后,听着这些细碎的夸赞,嘴角忍不住往上扬,见方言没回头,才轻声道:
“主任,您这威望,真是实打实挣来的,到时候考试的时候肯定又能拿个第一。”
方言脚步没停,只淡淡笑了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