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虚瘀相搏者当分日而治,一日补其虚一日攻其瘀(二合一章)(4 / 7)
的是什么意思吧?”
这下三个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韦子禹问道:
“那……那应该怎么办?”
方言说道:
“当前必须双管齐下:化解下焦血瘀,疏通冲任二脉阻滞,接着大补气血,否则即使无人动手脚,虚瘀未除,下次怀上仍然可能会因为土壤贫瘠难留苗!”
方言这话说完,就开始写起了处方来。
不过这次他写的方子有些不一样。
他开了两个方子。
处方一:党参15g,云茯苓6g,炒白术6g,当归身10g,炙黄芪20g,熟地黄15g,白芍6g,丹参15g,柏子仁10g,柴胡3g,桑寄生15g,炙甘草5g。
处方二:菟丝子15g,川枸杞子10g,女贞子10g,覆盆子10g,川杜仲15g,仙灵脾15g,当归身6g,何首乌15g,红枣10g。
方言要让患者一、二方药交替服用。
这个治疗方法很少见人用,不过最早在《素问·标本病传论》里就提出了:“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方言这两个处方其中处方一以健脾益气、活血疏肝为主,侧重改善气血生成与运行。
处方二以补肾填精、阴阳双补为主,侧重固摄冲任、温养胞宫。
用的中医里的“虚则补之、瘀则通之”的治疗原则,且兼顾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
这两个处方匹配姜雪气血两虚为本、下焦血瘀为标、兼肾阳虚损的复合病机,且规避了其体质禁忌。
双方案交替服用的设计,既避免单方久服弊端,又形成补气血,化瘀,固肾的协同治疗链,这是妇科里“分期论治”的流产调理原则。
清代妇科圣手,傅山的《傅青主女科》里,就喜欢有这种交替疗法。
傅山在《产后篇》强调:
“虚瘀相搏者,当分日而治,一日补其虚,一日攻其瘀,如是阴阳不伤而宿疾可去。”
另外叶天士和张锡纯也用过。
京城里,上次方言在西苑医院里见过的近代妇科中医八大家之一的钱伯煊钱老(见814章),他之前给方言分享的医案,方言也看到过。
方言写好过后,对着他们说道:
“这个药方交替使用,住院的话,有我们的护士每天帮忙煎药。”
说罢方言顿了顿,问道:
“你们是打算住住院部,还是住其他地方?”
韦子禹想了下问道:
“胡先生是住的什么地方?”
方言早就猜到他们要这么问了。
说道:
“他们住在康复科。”
韦子禹说道:
“那我们也这样吧?不知道行不?”
方言点了点头:
“可以,不过我先要和院长说一声,然后才能给你们安排房间。”
“好!”韦子禹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