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胃病败证!张自忠的部下!(二合一章)(5 / 7)

加入书签

nbsp;   胃阴枯竭,胃气上逆,阴血不足,津液消亡,这些都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调养的事情要放在后面再说。

    听到方言的话,谢老先生说道:

    “我能看懂这方子大概是干什么的,倒是和我之前那个先生开的有些类似,他也是先让我养胃气。”

    方言恍然,果然和自己猜的差不多,他说道:

    “《黄帝内经》里讲:‘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胃气乃‘后天之本’,肩负着受纳腐熟水谷、游溢精气、散精于脾的重要功能。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强调:‘胃气一败,百药难施。’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转化率与气血的生成速度,如果您之前碰到的那位先生也是这样的逻辑,那么我大概知道他是怎么开药的了。”

    “怎么开的?”谢老爷子问道。

    方言说:

    “他应该也是分阶段治疗的。先以酸甘之法救阴,紧急固护胃气;等胃气恢复一部分,再养阴兼清虚热,同时理气;然后用甘平之剂调和中焦,气阴双补;最后一步是引阳入阴,可惜他没机会做到这一步了。”

    谢老爷子震惊地问:“您怎么知道他的治疗思路?”

    方言解释道:“我看过一本朋友从香江拍卖行拍下送我的书,叫《未刻本叶氏医案》,里面记载的治法和这类似。”

    “这本书是叶天士写的。”

    “叶天士与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并称‘温病四大家’,他的医案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核心特点一是用药灵活,二是顾护胃气阴液,这两个理念被后世医家广泛借鉴。”

    “如果我没猜错,之前给您治病的那位医生,应该是吴门医派的吧?”

    谢老爷子略微迟疑,沉默片刻后开口:

    “……说来有点惭愧,可能是时间太久,他是哪里人我已经记不得了。”

    “就连他的样子都有些想不起来了。”

    说完老爷子还敲了敲自己的头。

    方言见状忙停止了这个话题,说道:

    “接下来您就安心住院,接下来的所有阶段性治疗,都有我们协和中医科负责。”

    谢老爷子这会儿已经对方言心悦诚服了。

    人家能说的头头是道,那肯定就是有本事的人。

    再加上本来方言就名声在外,所以他认为这次应该是找对了。

    于是老爷子站起身,对着方言说道:

    “好!感谢方大夫!后面的治疗就拜托您了!”

    方言点头:

    “嗯,放心。”

    “待会儿药熬好了就会送上来。”

    接着他站起身,把老爷子送了出去。

    然后又对着下一个患者叫了一声。

    接下来,第二位便是那个谢老的朋友。

    谢老对着他说道:

    “老韩,方大夫很有本事,你只管放心给他说病就行了。”

    那个老爷子闻言,笑着说道:

    “我这个可不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