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濠江大佬背后的大佬,治标不治本的困局(二合一章)(2 / 7)

加入书签

濠江中学,推行爱国教育。

    创办《濠江日报》传播改革开放理念,成为舆论引导者。

    二者共同投资公共汽车、自来水、石油等民生领域,形成“马家主政、何家主商”的格局。

    1952年合资成立濠江公共汽车公司,何先生在马会长帮助下持股51%。

    何先生曾公开表示:

    “若无马公提携,我不过是街头的难民商贩而已。”

    马万祺对何先生的提携贯穿金融赋权、政治引荐、商业协同三大维度,堪称其濠江事业版图构建的关键推手。

    这种“贵人”关系不仅改变个人命运,更深刻塑造了濠江近代经济政治格局。

    马万祺在20世纪50年代已跻身濠江商界顶级阶层,掌控金融、贸易等核心产业,发掘并培养何先生成为濠江华人领袖,助其执掌大丰银号,奠定濠江金融自主权。

    这位后面还在改开后,主导扩建广珠公路并新建4座跨江大桥,打通珠江三角洲经济动脉。

    他德高望重,被誉为“濠江第一大佬”,声望超越后世何鸿燊等知名人物。

    所以之前来的时候,卫生部领导说的“这家和霍家司徒家差不多”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只是之前方言先入为主,认为来的人是何家的。

    毕竟方言上辈子,濠江有名的可不就是老何家嘛,两个老何家都挺有名的。

    反倒是老马家在濠江没什么人提起。

    这里面当然也和这些后人有关系。

    看着眼前这位马有信先生,方言对他真是没一点印象。

    不过这不重要,方言现在是过来给人看病的。

    精神上的问题,方言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问题,需要连夜从南方飞这么远过来,专程找他治疗。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估计已经是被南方那边的医生看过了,治不好才送过来的。

    岭南严选啊……这位难度可能有点高。

    就像是之前的吕女士一样,是那种西医治不好的问题,中医也没办法的情况,专门带回来找方言碰运气的。

    “不知道患者是在什么地方?”方言对着马有信问道。

    “哦,就在隔壁。”马有信指了指一旁的一个屋子。

    说罢他做了个请的手势,带头走在前面:

    “请跟我来。”

    这会儿方言看了一眼身边的几个人,除了萧承志和任应秋知道这位是谁,其他三个人一脸懵逼,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

    方言对着他们招呼:

    “走。”

    然后率先跟着走进了隔壁的房间。

    隔壁是一个主卧室的设计,房间的窗户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保证了充足的自然采光,让客人可以尽情欣赏窗外的京城美景。

    十六楼俯瞰京城,可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

    窗边摆放着舒适的沙发和茶几,沙发的面料质感上乘,颜色搭配协调,茶几上摆放着精美的花瓶,里面还插着娇艳欲滴的鲜花,散发着阵阵芬芳,为房间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浪漫。

    房间内的照明设计也极为考究,天花板上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