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捆绑利益签合同,小李登门思想出问题了(二合一章)(3 / 7)

加入书签

一个公司才行。

    当然这都不是问题,待会儿去打个电话,只要想做肯定是有办法的。

    1978年12月全会前,国内尚未颁布《公司法》,私营企业概念未获正式承认,主要企业形式为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和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办企业。

    方言是没有开过公司,但是也知道1978年与研究院合作实质是政策边缘创新,需通过“集体企业“外壳、“科研合作“内核及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推进。

    此举既响应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号召,又为后续改革开放深化预留接口。

    签好合同后,朱霖在厨房里把两个菜也弄好了。

    大家就开始吃了起来,老胡今天好像是没怎么吃东西,也可能是办成了一件大事儿,一顿晚饭吃的打饱嗝才算收场。

    老胡走了之后,方言就给研究院那边打电话过去了。

    赵锡武副院长听到方言说的事儿后,也是相当重视。

    当即就给方言说了这块儿的情况。

    中关村那边有个叫陈春贤的,“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名义开展技术服务,以“技术咨询“名义收费,购买元器件用“科研材料“名义核销,类型和方言这种差不多。

    另外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实验车间,在前段时间以“三废治理项目“名义获批,实际生产维生素C衍生物出口创汇。

    这些都是有个人参与的情况。

    方言并不算是第一个。

    赵锡武副院长说了,华夏中医研究院本来就属于是卫生部下面,有政府背景的单位,属于是国企,方言和他们合伙注册的这个秘方研究所,相当于挂靠在研究院的企业。

    以研究院下属“劳动服务公司“名义注册(集体所有制),实际由科研团队运营没,然后向研究院上缴15-30%管理费,换取公章、发票使用权。

    最后需要签订《技术协作协议》,研究院以“技术指导费“形式获取收益规避直接投资风险,利润分配通过“科研经费补贴“等名义进行。

    反正里面有很多弯弯绕,电话里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

    具体的情况明天研究院领导开个会,让他下午有空去一趟,争取早点把这个“秘方研究所”给弄出来。

    赵锡武副院长也知道未来政策走向,这些事儿能够提前做当然是好事儿了。

    方言答应下来,约了明天下午两点半到研究院那边见面。

    挂断电话从书房里走出来,家里人正在看电视。

    见到方言来了后,老娘第一个发话:

    “这个私人开公司没事儿吧?可别和你爸似的,到时候弄口大黑锅背身上,又去林场呆上好些年。”

    “你可得为没出生的孩子想想。”

    听到这话方言还没回答,媳妇儿就先开口了:

    “没事儿,妈,你放心吧,方言他心里肯定有数的。”

    “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做事儿的性格,肯定是有把握了才下手的。”

    老娘听到朱霖的话,对着她说道:

    “哎呀,琳琳,你就知道惯着他。”

    方言立马对着老婆大人表示:

    “你们放心,我不管怎么折腾,第一个前提都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富贵险中求这事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