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华夏传统传承,点燃岁末的消息(3 / 4)

加入书签

    朱霖也早就准备了新鞋新袜子,当然让她自己做,那肯定是没有时间的,所以这些都是外边买的。

    不过这也不影响,反正老爹方振华和老娘何慧茹拿到朱霖送的东西后,那也是相当满意的。

    接着一家人就开始吃冬至的晚饭。

    吃到一半的时候,老娘对着众人宣布了个事儿。

    那就是过年前,协和要组织去其他地方义诊。

    这次去的地方正好是甘肃。

    一共要在几个主要县市做流动义诊。

    期间也会去到二姐所在的武威,今年老娘刚升副主任医师,刚好也需要表现,同时还能去看二姐,所以老娘就报名参加了。

    义诊时间是一个月。

    十二月三十一号出发,明年一月三十一号回来。

    回来后,刚好还有一周时间过春节。

    老娘吃完了嘴里的饺子后,她停下筷子,对着众人说道:

    “我主要考虑现在这个时间出去,既可以参加医院的任务活动,也可以去看方宁。”

    “她这个人电报里惜字如金,有些问题不当面问她,她是一点不会给你说的。”

    “而且一个月时间也不长,加上你们爸他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家里老六也可以让他带带,和他亲近亲近培养下感情。”

    这话说完老爹第一个举手说道:

    “嗯,我同意了。”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同意老娘去甘肃。

    方言倒是没想到,自己没去成,转头老娘自己就想好去了。

    而且一去还是跟着去义诊的。

    方言前世的时候义诊可没少做。

    大部分能遇到的问题,他基本上都在义诊里遇到过。

    好多国医方子也是在那时候学会背下来的。

    需要去义诊的地方,一般医疗资源都有限,设备有限,药品短缺,是常态。

    另外患者健康意识不足部分地区健康知识匮乏,对于自身的一些早期症状不够重视。等到义诊的时候,病情往往已经发展的比较严重,增加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难度。

    另外这群人也是最不听医嘱的,因为没花钱,还有生活习惯等,导致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还有大部分患者只会说当地话,交流起来也非常的困难。

    有时候询问半天细节都难以拼凑出完整的情况,只能靠望诊切脉。

    除了这些情况外,场地简陋,交通不便,没办法跟进后续治疗也是大问题。

    而且方言说的这些问题是自己上辈子那会儿。

    现在老娘过去遇到的问题肯定只会多不会少,虽然她是在主要县市。

    但是这会儿的县市,也就和方言上辈子那会儿下乡条件差不多。

    甚至还要差一些。

    反正这次老娘去义诊,应该是有得忙了。

    “老三,你呢?”

    老娘看到方言没说话,于是对着他问道。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