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这小伙子,政治嗅觉很灵敏嘛!”(1 / 3)

加入书签

    方言的回答,主打一个不粘锅。

    绝对不会给出简单的恶评。

    得到启发后,后面小老弟还有孟济民他们的采访,一下就和谐了起来。

    大家都像是得到了某种启发,开始按照方言刚才的流程,对着试卷做了高度评价。

    甚至孟济民本来就会相面,看到不远处的某几个人过后,立马就对着方言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同时暗戳戳的提醒其他人。

    采访完毕后。

    方言一行人和记者告别。

    记者又采访起出来的其他出来的考生。

    这些人里面就不一样了,大家还是没怎么思考,就开始简单回应,有人说难,也有人说简单,回答都很简短。

    这时候刚才在一旁伪装成路人的教育部领导们,在一旁悄悄的讨论了起来:

    “回答了这么多,多数人看法都很浅啊……”

    “只有刚才那几个小同志不一样。”

    “我看出来了,是那个长的很好看的小伙子给了其他人启发。”

    “他就说的就很好嘛,回答的相当全面,没有说简单也没有说复杂,而是综合考虑了多个方面,他是现场唯一跳出答题者思维,站在出题者角度甚至是官方角度来看问题的。”

    “政治考试不光是考场里面算成绩的要用心,考场外边不算成绩更是要用心,记者采访影响可比一张卷子大,大多数人都没回答好啊!”

    “那小伙子不错,是个从政的好苗子!”

    “关注一下,到时候查查他的成绩。”

    “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对了,记者好像认识他,问问叫什么名字来着?”

    说话间,就有人对着记者招呼道:

    “小吴!”

    其中一名年龄稍大的记者回过头来,赶忙询问到底什么事儿。

    领导问道:

    “刚才你们采访的那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

    “哪个?”记者问道。

    “就是刚才第一个采访的那个,说试卷出的不错的那个。”

    “您还不认识他啊?他是方言呐,学校门口上面的标语,就是他说出来的。”

    “华夏中医研究院的?”

    “嗯,很厉害的中医,最近国内好多医学项目都有他的身影,华夏中医研究院那边对他评价很高。”

    “他这次报考的是中医研究院下面的首都中医药大学。”

    “哦,好,我知道了。”

    简短的对话后方言的情况,方言的情况就被一众领导知晓了。

    现场一个个领导,都认为这年轻人学医太浪费了。

    如此敏感的政治直觉,能够在重要场合完美回答记者的提问。

    这种人才居然学中医,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不过他们也大概明白,为什么华夏中医研究院能够如此重视这个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