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易简归一》,京城四大名医(3 / 4)

加入书签

   看来校验室的传说,越发真实了。

    其实关于方言带着好运这事儿,赵副院长也是有所耳闻的。

    对此他一直保持着观察的态度。

    他没有站出来批评众人这不科学。

    作为一个老派中医,他可是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通通学过一遍的。

    虽然未必用的精通,但是这些知识他是一点都不少。

    他十五岁开始学医,跟过陶卿,施今墨,萧龙友学习。

    这些人都是老派的中医。

    施今墨和萧龙友还是当时的京城四大名医之二。

    这个京城四大名医可是得到官方认可的。

    1935年时,国民政府颁布中医条例,规定对所有从事中医行业的人员进行考核,医术精湛、颇负盛名的这四位中医便作为主考官,负责命题与阅卷,从此便有“京城四医”之称。

    其中萧龙友是四大名医之首。

    精通阴阳禄命、诸家相法、灼龟五兆、周易六壬。

    1924年,国父中山先生带病北上,病情日趋严重,请了众多医生均不能诊断出病因,病情一再加重。

    经友人介绍,请萧龙友前去为其诊病。

    萧龙友当时只是看了一眼,便判断病之根在于肝。

    而且说已无可挽回,非汤药所能奏效,连处方都没开。

    萧龙友当时如实向孙夫人宋庆龄告知了病情。

    随后中山先生病逝后,经病理解剖,发现其“肝部坚硬如木,生有恶瘤”,证实了所患确系肝癌,萧龙友诊断准确,一时社会为之轰动。

    这就是精通此类的厉害之处。

    所以他对方言带好运这事儿,现在也是有点相信的。

    当然了,作用最大的还是方言本身的实力。

    要不是他记忆力这么强,根本不可能一发现就找到对应的书籍。

    有了他后,效率才能提高到现在这样。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来,其实应该是和棒子那边差不多。

    几万人用上个半年时间,才能够把这些书籍搞定。

    而且还不能保证能够完全正确,就比如今天这个抄错的。

    谁能想到元朝那三卷残片上去啊?

    所以还是方言实力最重要。

    赵锡武院长认为这才是方言最大的作用,要不然就算是找到也是抓瞎。

    不过走的时候,赵锡武院长还是和方言握了下手。

    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验证试试,看看接下来会不会遇到好事。

    这是一个老中医的严谨。

    当天下午,这个方子就被抄了下来,这里面的永嘉医派演变,医学理论传承,以及方剂学发展和丰富的临床医案,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大家只要是从业者都能看得出来,这本书的价值不亚于那些方子之类的书籍。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还要高一些。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