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永乐大典》残卷记录,乐苗的送别宴会(2 / 4)
最不能少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故宫博物院的季组长,另外一个就是方组长。
一个是文物方面的专家,另外一个是中医古籍方面的专家。
其他人更像是工具人。
现在方言要准备高考,所以才会放一周的假。
其实方言也想说自己不用休息,因为他复习的资料早就记在脑海里了,不过要考试之前确实有许多事情要做,而且高考的也不止他一个人,还有孟济民,以及各小组里面新加入的不少人。
既然如此,干脆趁机休息休息。
认认真真的把高考前训要做的一些事儿处理好。
等到领导走了之后,大家又开始忙碌了起来,有人就过来对着方言说道:
“方组长,你说咱们这算不算是沾了你的光?”
“沾啥光了?”方言问道。
对方说道:
“当然放假准备高考的事儿了,要是没有你我感觉这个假期还真不一定能有,就算是有应该也没这么长。”
方言听到后赶忙说道:
“咱们这里这么多人要高考,我只是其中一个人。”
“不要把我的面子说的太大。”
这种事情就算和自己有关系,那也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反正自己不承认就对了,人家领导都没承认,自己承认什么?落人口实吗?
说是被领导特殊照顾了。
况且方言也真没觉得自己被照顾了。
很快这个事儿就被快速翻过,没有谁提起了。
接着就是故宫博物院那边验证这个医方的事儿,季尧那边给出个答案,说这本书很可能是元朝的韩义和所编撰。
因为在《永乐大典》残卷里面,季尧看过这个方子的名字。
里面包括了还晴丸,复命膏。
上面就写了韩义和《烟霞圣效方》。
说起《永乐大典》也是很有名气的文物,它收集了从上古到明初的各种文献,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学、农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采用精美的雕版印刷,并配以精美的插图,在印刷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只不过现在已经成了残卷,分布世界各地。
在 19世纪中叶,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和宫殿进行了大肆掠夺和破坏,《永乐大典》也未能幸免。
当时大量的文物典籍被英法军队抢走,其中包括部分《永乐大典》的卷册,这些被掠夺的文化瑰宝随后被带往欧洲。
不止打他们,在1900年,日军也从翰林院掠走了《永乐大典》的部分卷册。
据《万朝报》报道,当时山口师团长及其下属官兵不仅掠夺金银财宝,还将大量珍贵文物带回日本,其中就有《永乐大典》。
除了官方行为还有个人行为,1901年,东京帝国大学副教授市村瓒次郎访问时,将 200余部、3000多册书籍带回日本,其中包括《永乐大典目录》。
1912年,大理院院长董康携带 17册《永乐大典》来到日本,并分给了京都大学等机构。
1923年前后,书肆文求堂老板田中庆太郎购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