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著书完成,恢复高考(月票加更)(2 / 3)
sp; 方言本打算送朱老去机场的,但这次他们回去是坐卫生部安排的飞机,顺带还得有几个专家到上海那边去,所以就没让方言送。
下午空闲的时候,方言就把大姐夫的资料填好,然后带着大姐夫赵援朝,去了市局那边一趟。
那边的学习班成员已经到位,国庆两天假期结束就开课(1949到1993年国庆只有两天假),方言这边因为还没结束著书,所以开课的先是其他痕迹学老师。
因为明天大姐夫就要去上课了。
所以为此,方言还专门去商店里给大姐夫买一支钢笔。
期待他好好学习,争取吃上这口饭。
……
另外小老弟那边的第二个故事也在《人民文学》发表了,连带着的还有他的作家专访。
上面还有一张他访问的照片,穿着白衬衣,带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白桦林》海潮的形象就具象化了。
小老弟以为自己走出去,就会被人认出来。
然后他发现一个很让他无语的事儿。
那些周围男青年们,都开始跟风起了他拍照的装扮,就算是没有近视的人,也开始带上了眼镜。
放眼望去满大街全是“海潮装扮”的男青年。
方晨大有一种“完了!我成替身了!”的感觉。
方言分析,主要是他这个造型难度小,一件白衬衫,一副眼镜,太容易被模仿了。
……
结完婚的第三天,大姐夫进入了市局痕迹学培训组。
方言和朱霖两口子也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中。
除了同人堂看病外,方言著书的进度也逐渐加快,十月八号的时候,方言团队里,文字上的工作就全部完成。
提交人民卫生出版社,进入了文字审核阶段。
孟济民的照片备注比较慢,不过也接近尾声。
方言这边则是马上转头,进入了市局的足迹恢复培训中。
在这里上了几天课的大姐夫赵援朝,遇到了他另外一个贵人……马玉林。
对于同样出生放羊人的赵援朝,马玉林可给他开了不少小灶。
主要是其他人开小灶听不懂,内秀的大姐夫这次算是找到痕迹学诀窍了,当即突然开挂了似的,理解力蹭蹭的往上涨。
方言讲了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发现能听懂的人不算太多,但是也有那么几个。
那些被秦农从林场弄回来的中医们,和之前研究过方言的痕迹学专家。
最后一个就是大姐夫赵援朝。
他能用自己放羊的知识,来理解方言的话,这是马玉林教的诀窍。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10月12日。
这天程老和玉川教授他们的出国团队,飞往上海准备出发,方言去了机场送行。
就在送走程老他们过后,当天中午新闻发布了一个震动全国的通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书》。
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