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有共鸣的就是好文章(3K)(2 / 4)

加入书签

》对着方言问道:

    “又或者是打算走出版社发出去?”

    方言说道:

    “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得到认可的渠道越多越好了。”

    陈怀恺听到这话后露出个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现在就是摸不透方言拿着稿子去见过多少业内人士了。

    所以他连一点意见都没提,生怕自己逼逼两句,人家就有其他选择了。

    而且关键这本的一些小瑕疵也根本不是事儿。

    最多就让改改名字罢了。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先开门见山:

    “方言同志,我想知道,其他渠道的人和他接触过了没?”

    “……”方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太直白了。

    自己刚好就是想要保持这个神秘感,要不然他也不会带复写的稿子过来。

    很快陈怀恺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点不好回答,于是他连忙道歉:

    “不好意思,我只是想知道有没有电影同行看到这稿子?”

    方言看了他一眼,然后才开口回应道:

    “电影行业您是第一个看到的。”

    陈怀恺听到这个答案后,立马就暗自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

    接着他立马问道:

    “这个稿子不知道能不能留在我这里?”

    方言笑着点点头:

    “可以,这个稿子本来就是专门带过来给您的。”

    听到方言的话,陈怀恺就更加确定,人家在写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给谁看了,这会儿稿子估计已经在好几个人桌面上摆着了。

    他也就是其中一个。

    看了一眼孟济民,他想着,要不待会儿打听点内幕?

    认识这么久时间了,孟济民应该可以透露一些内容。

    想到这里他也就不急了,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同志,不知道您弟今年多大?”

    方言说道:

    “他是1957年的,今年刚好二十。”

    听到才二十,陈怀恺赞叹道:

    “后生可畏啊,二十岁能够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方言笑笑说道:

    “这话可不能让他听到,要不然就得骄傲了。”

    说罢,他故意对着陈怀恺问道:

    “您看看内容上,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之所以这么问,是想要看看陈怀恺的态度,如果这人说了一堆需要改进的东西,方言就不打算让他见老弟了。

    他是专业人士,就算是他说的对,但是也对老弟有很大影响。

    所以方言宁愿不走他这条路,也不会让他影响到方晨的创作。

    毕竟这本书其实是没多大毛病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