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意料之外的奖励(2 / 3)

加入书签

颁布的《华夏药典》。”

    方言听到这消息还有些恍然,华夏药典是从1949年11月就开始,由孟目的教授负责组建药典编撰的,第一版在1953年发行,后面又连续增加了不少中药进去,最近的一期是1973年版的。

    接下来就是1977年开始编写到79年10月4日颁布的1977版。

    方言实在是没想到2021版里的中药,居然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跑到1977版里来了。

    回过神来,方言点头:

    “好,我支持!”

    欧阳院长笑呵呵的再次握住方言的手说道:

    “那是定下来了。”

    “方言同啧,欢迎加入我们!”

    ……

    接下来方言就去办了挂职的手续,然后还拿到了首都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医师工作证件,上面还特意用蓝色戳在他名字旁边盖了“专家”二字。

    方言不得不感慨,这个年代的一些操作在后世看起来是多么逆天。

    这么个岗位说给就给了。

    方言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个纪录片里,五十年代敦煌的考古队直接在汽车站去拉人,听人家说是去建设边疆的,立马就拉着别人就走。

    几个人莫名其妙就入了国家编制,成了考古队的一员。

    后面考古队领导说,哪里都是建设祖国,只要思想觉悟合格,没啥不一样的。

    现在方言感觉他们给自己这个职位就是这种心态。

    只要有用,什么都能破例。

    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院长直接拿主意,还是经过讨论的。

    如果是直接拿主意,说明欧阳院长真不是一般人。

    如果是商量后才拿的主意,那也只能说明现在确实和后世不一样,毕竟大家都是国营单位。

    办好这些后,孟济民那边的新配出来的中药也好了,他叫上方言和他一块儿去病房,路上他还对着方言说道:

    “以后咱们可就算同事了。”

    方言拿着那张崭新的工作证翻了翻,然后揣进了兜里,说道:

    “我就是个挂名的,可不敢拿出去乱说是这里的医生,万一人家找来了,结果发现我连个诊室都没有,那不是丢大人了嘛。”

    孟济民说道:

    “谁说你没诊室的?我的诊室两张办公桌,你位置就在我斜对面隔了一个屏风。”

    听到这话方言诧异的问道:

    “做戏做这么全?真给我准备诊台了?”

    孟济民笑呵呵的说道:

    “一般人坐不了,专家来都坐那边,明天我师父到了也坐那儿。”

    方言这才明白过来。

    感情真是给他准备了个专家诊的位置。

    孟济民对着方言叮嘱道:

    “你呀别觉得过意不去,每个月一定要准时过来领工资。”

    方言看向他说道:

    “之前我都说让你们随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