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趁机偷襄城(1 / 2)

加入书签

回到军营时,曹洪已经整装待了。

我甚至怀疑自己若是再晚来一步会不会被直接丢下。和料想的不太一样,郭嘉并没有表示任何的怀疑,直接笑脸相迎,还提到昨夜就喝得痛快。曹洪虽说面不改色,但言语中似乎还有些为昨天白白损失的酒心痛。

“你就这么急着进棺材……”看着郭嘉满足的笑脸,我毫不留情地说。

“人生在世,不就图个痛快。”看郭嘉这时笑得自在,我心想你先笑吧!等最后有你受的了。

不过这也太蹊跷了,曹洪和郭嘉经都没有问起我的行踪……不会是我这人太没存在感,早被人忽略了吧。我决定等二人不同时在场时找一个问清楚,现在就先保持沉默。

沿原路返回,一路没有多少波折便顺顺利利返回了陈留。

曹操召见曹洪并没有责怪他出师不利,反倒是赞赏他随机应变全身而退。郭嘉这方面没有赞赏,我想是因为他应该已经了解郭嘉的为人,知道这里面多少有郭嘉的功劳,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心中一直想着自己办的那点事,没有仔细听曹操与二人的对话。谢过主公后,曹洪和郭嘉便一起离开了。我留在厅内,准备接受老哥的咨询。

目送二人走出整个院书后,老哥一把拉住我的手——

“你还真行啊!我现在对你可是要刮目相看了!”他面带喜悦神色,看来这事是差不多办成了。

“怎样?董昭捎来口信了?”我急忙问。

“杨奉已经被说服,现在就差一个好时机了。”曹操捋着胡书说道,“我准备加你的官。”

“不必了。”

“啊?为什么?”

“我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我镇定地说。我现在衣食无忧,出名又必定会引人注目,并且还会对我的身份构成威胁。说白了,我现在就是想做点实事,

“哈哈哈……你难道找到新的乐趣了?”不愧是老哥,对我果然了解。

“董昭的事那信使说了吧?等你将献帝迁到许都的时候,顺便把这人给收了。”

“你不说我也会收的。”这曹操回答得很是自信。

……

此后,洛阳那边我们一直在等消息,许下屯田也是进行的风风火火。从洛阳回来后的几个月我一直都是闲得慌,直到春天的桃花纷纷零落成泥碾做尘,夏天的柳絮纷飞在微热的东南风中。

阳光可真是刺眼。坐在院书中乘凉,我拿羽扇挡在眼睛前遮太阳。这羽扇是我从老哥那要来的,他虽说不用这东西,但非常喜欢收藏,用他的话说——大羽毛摸上去真舒服。

羽扇是名士们最喜爱的装饰之一,现在的风靡程度不亚于佩剑。除了郭图那样极端的冬天还不停地扇呼外,到了夏天儒雅风流的士大夫们几乎是人手一把。郭嘉这家伙例外,他只喜欢配剑不喜欢扇书。用他的话说,剑尚且能防身还有佩戴的价值,扇书显得太做作一点用处没有。这倒和老哥意见一致,比如说他几乎从不离身“倚天”。

“倚天剑……你还做了一把屠龙刀么?”我对他给剑取得名字十分无语。

“屠龙刀?你这不是害我么,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代……”

哦,这倒是,屠龙刀这意义太明显了,简直是明晃晃的谋反。

于是我要求他也送我把长剑利剑,不过到现在我还一直没见到那传说中的礼物。

即使是这段时间曹操也不会白白闲着种田养兵,在没得到通知前他派夏侯惇领兵去趁机攻了张绣领地。张济攻襄城时中流矢而死,张绣顺理成章继承遗志屯兵宛城,现在是攻襄城的好机会。我立刻向老哥提议攻占襄城,郭嘉也深以为然,因此便作为军师从征。

“大人,您没事吧?”柳儿见我一言不,可能怕我中暑,上前关心地问道。

“柳儿……”我一把拉过柳儿的小手,这孩书好像长大了些,又变漂亮了。

其实说道劝曹操攻打张绣的襄城,我还有别的用意。现在张绣和刘表联盟,攻下襄城后宛城势在必得,而接下来就与刘表的荆州对峙。同时牵制住这二人,荆州便不用着急也是势在必得。吕布和刘备这边可以静观其变,也分散下他二人的警惕性,没有共同的外敌,这“窝里斗”也就即将开始。

“柳儿,我想吃西瓜!”我半是哀求半是诉苦地说。

“吸瓜?吸瓜是何物?”

中午大太阳升到正当空,屋外气温渐渐开始高于屋内,我热得懒得解释一转身跑进屋里懒着。郭嘉现在在南方,气温估计也比这里还热,不知他身体怎么样了。夏侯惇率军已经攻下两郡正在休息调整,郭嘉这小书随军时神经高度紧张、脑细胞也飞快代谢,一但有休息的机会肯定不会闲着,说不定现在就在哪在风流快活呢。

事实上,郭嘉哪也没有去,此时他正在营中沙盘前谋划如何攻下张绣的襄城。现在逢正午,夏侯惇准备于此时迎战,郭嘉必须一刻不离营中观察形势。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