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家庙(1 / 2)
柳月的话让这滴血认亲的事儿终于尘埃落定。随着柳月的口供,柯氏终于不再辩解,被沈氏吩咐人先带走关在了柴房。不过事情并没因着柯氏不再辩解而尘埃落定。对于柯氏的责罚才刚刚开始。
照理说这柯氏是给安国侯带了绿帽子的,算得上是背夫偷汉了的。这要是放在乡下人家是可以浸猪笼的。
不过,在勋贵人家出了这样的事儿自然不会张扬。至少老太君是这么想的。
荣安堂内,老太君正襟危坐盯着
“沈氏,不是我说你。府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你们都不提前给我说一声,这是不将我放到眼里啊。”老太君言语犀利的斥责道。
沈氏虽然受宠可却仍然无法同老太君抗衡。
可许婉瑜则不同了。她已经收拾了柯氏,下一个就该正面对上老太君了。
虽说老太君并不是真正下手害死母亲的人,却也是推波助澜将母亲逼上绝路的。婉瑜从未想过要放过她。
只是这如何收拾她,怎么下手,倒要好生考究。
许婉瑜现下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莽撞的小姑娘了,也不再是刚重生那会儿胆战心惊谋出路的人了。
现下的许婉瑜已经成长,经历了三房的争斗,柯氏及四妹妹的对弈,她已经不再惧怕这看似是安国侯府掌权人的老太君了。
“老太君这回就冤枉母亲了。”婉瑜开口替沈氏解释道。
老太君意外的看了眼坐在沈氏身边的婉瑜。
许婉瑜并不在意,接着说道:“母亲本是想回禀老太君的,只是老太君近日身子不爽利,这糟心事儿又发生的急。父亲指派母亲全权负责,母亲为着老太君身体着想这才想着等事儿结束了才来回禀的。”
顿了顿,婉瑜补充道:“毕竟这事关侯府的血脉大事,更是大房的大事儿啊。”
几句话,婉瑜将沈氏所做之事是父亲授意,又是为着老太君身体着想都交代了。更点出来此事是大房的事儿,您管的实在是太宽了。
这老太君自然能听出婉瑜话中的意思。被她气的脸色骤变。
老太君从未想过这个看似不声不响的孙女竟然敢如此。
不过,现下不是说婉瑜的时候。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你们准备怎么处置柯氏?”
沈氏倒是乖觉,看了眼老太君问道:“但凭老太君处置。”
其实三小姐婉瑜在事发之前就同沈氏商议过如何处置柯氏的事儿了。只是让沈氏意外的是,婉瑜竟然提出要放柯氏一条生路。
婉瑜见老太君有自己的思量,忙开口道:“老太君是个菩萨心肠自然见不得这杀生的事儿,更况且母亲现下是怀着咱们侯府的嫡孙,更见不得血的。”
这话就将老太君给逼上了绝路了。
老太君本来就想过给三房的嫡孙谋这侯府的继承权的。这次出了这种事儿更方便她谋划。
她本想将柯氏弄死,然后留下许明钰,这样有了污点的大少爷就无法继承爵位,三房的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为继承人了。
不过,不弄死柯氏也无妨。反正她是否存在对自己并不妨碍。
“柯氏不检点,给咱们府里抹了黑,照理说应当家法伺候的。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就让她进家庙修行吧。”老太君最后拍板道。
这正是婉瑜所图的。她不想简单的让柯氏死去给母亲赔罪。死太过容易了,她想让柯氏看着自己谋划的一切都落空,最后尝尽人间苦楚而死。
“老太君说的是,儿媳自当照办。”沈氏点头应是。
“那明钰呢?你们有什么想法?”老太君佯装关心的问道。
“这侯爷说他来定夺。”沈氏低眉敛目的回到。
正说着,安国侯挑了帘子进了荣安堂。
“给母亲请安。”安国侯下了早朝便急急的往回走,到了外院就见到了丫鬟画眉。
一打听才晓得这丫鬟画眉正是在这儿等侯自己。
原来是沈氏去荣安堂回禀老太君了。
画眉生怕自家夫人怀着身孕再被老太君责罚,便等着安国侯让自己前去营救。
虽说安国侯觉得老太君不是个会责罚沈氏的人,但是出于对沈氏的在意和维护,安国侯还是快步来到荣安堂。
“母亲,这明钰的事儿你就别跟着操心了。好好养身子要紧。”安国侯接过沈氏的话头,说道。
这话倒是让老太君心里一阵不喜,不过她面上并不显。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便告退出了荣安堂。
撷芳馆内,安国侯更衣后拉着沈氏坐在贵妃榻上歇息。
“侯爷,玥儿没本事。”沈氏低头告罪。
安国侯不解的看向她。
沈氏红着眼眶说道:“这柯氏做出如此恶毒之事儿照理说应当家法伺候的。”
“可,老太君竟然让送到家庙了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