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进攻平定县(2 / 2)

加入书签

军的一个旅拥有着4个团的兵力,共6000多人的兵力,他们在阳泉县城内苦心经营,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妄图凭借这些工事负隅顽抗,阻挡八路军的前进脚步。

夜幕像一块浸了墨的粗布,沉沉压在冀晋交界的群山上,唯有零星的星光在云层缝隙里闪烁,勉强勾勒出阳泉县城巍峨的城郭轮廓。

城外旷野上,数千名身着灰色军装的将士正悄无声息地构筑着包围圈,铁锹入土的轻响、枪支上膛的脆鸣,都被刻意压低,融进渐起的夜风里。

陈振华站在一处地势稍高的土坡上,手里捏着一张泛黄的地图,指腹反复摩挲着“平定”两个加粗的宋体字。

地图边缘被汗水浸得发卷,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日军的岗哨位置、晋绥军的营房分布,还有几条用红铅笔勾勒的隐蔽街巷——那是侦察团用三天三夜摸出来的城内脉络。

他身后,独立四团团长孔清德、独立十一团团长高志远,还有侦察团团长徐虎,都屏住呼吸等着他的指令,三人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三座沉默的山。

“孔团长,”陈振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夜色的力量,

“你部负责城东至城南的扇形区域,重点盯紧东门。日军在东门布置了一个小队,配了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工事做得扎实,你们得把迫击炮连拉上来,凌晨三点前必须构筑好发射阵地,但没我的命令,一颗炮弹都不许打出去。”

孔清德啪地立正:“是!保证不让一个鬼子从东门溜出来!”

“高团长,”陈振华转向左首的壮汉,

“城西到城北交给你,城北是晋绥军35军那个248旅的防区,他们名义上是‘友军’,实际上跟鬼子穿一条裤子。“

“你们不用急着动手,先把防御体系拉起来,再派两个营在城墙根下挖交通壕,天亮前要能容一个连隐蔽接敌。记住,跟晋绥军喊话的时候客气点,就说‘借贵地休整,绝无冒犯之意’,把他们稳住。”

高志远黝黑的脸上挤出一丝冷笑:“放心吧陈旅长,演戏我拿手。只是这伙汉奸,等会儿怕不是要哭着求咱们‘冒犯’了。”

陈振华没接他的话,目光落到徐虎身上:“徐团长,你的人已经在城里潜伏三天了,日军的弹药库、粮站,还有晋绥军旅部的具体位置,都摸清楚了?”

徐虎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露出一张手绘的城防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标着密密麻麻的小点:

“旅长,您看,日军的主力在城中心的宪兵队大院,弹药库在西北角的天主教堂地下,粮站挨着南门外的火车站。“

“晋绥军那个旅,旅部设在以前的县衙门,三个团分别驻在东、西、北三个关厢,跟日军的岗哨犬牙交错,明着是联防,实则是互相监视——鬼子怕他们反水,他们也怕鬼子卸磨杀驴。”

陈振华点点头,指尖重重敲在“宪兵队大院”和“县衙门”之间的位置:“这里是十字街,日军设了个岗楼,晋绥军也在对面茶馆里放了暗哨,说明这是双方的缓冲带,也是他们防守的薄弱点。等下我带特战队从这里进去,你们安排的内应能准时到位吗?”

“没问题,”徐虎拍着胸脯,“是天主教堂的杂役,本地人,恨透了鬼子,他侄子被晋绥军抓去当壮丁,上个月死在采石场了。我们给他备了通行证,凌晨四点准时在十字街的杂货铺门口接应。”

陈振华把地图折好揣进怀里,抬头望了望城头的灯火。日军的探照灯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扫过城外,光柱在黑暗中划出惨白的弧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