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深秋山林遛山芋(1 / 2)

加入书签

等第二天再去收土豆,韩永勤,大兴,二领,李榆树,还有狗剩儿,三爷,三奶奶都自跟去帮忙。

有了这么多帮手,四十亩的土豆很快就收了回来。

在院子里晾晾,就可以收到地窖里面了。

杨大海家土豆刚入地窖,就开始淅淅沥沥的下秋雨。

大家伙儿都说杨家兄弟运气好,咋就赶的那么巧呢!

土豆收回来了,杨大山新房的架子也搭起来了。

外面再下雨,也不耽误装修屋里面。

这个时候再下雨,屋子里就凉飕飕的了。

杨大海索性开始生炉子,一进屋,热乎乎的,整个人四肢百骸都舒展开了。

没结婚前,李梨特别不喜欢这段时间的温度。

家里怕费柴火,这个时候是不会生炉子的。

就是做饭的时候多烧两把柴火,都会让朴秀梅呲哒。

捡柴火不费劲儿?

不烧炕也冻不死你!

李梨悠闲的躺在炕上看电视,毛茸茸的飞熊窝在她怀里睡觉,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这一刻,她觉的恍如隔世。

因为现在过的太幸福了,前些年受的那些委屈好像都有点儿记不清楚了。

————

韩永勤和张亮亮最近都没摸枪,手心里痒痒。

这天,好不容易天放晴了,他俩就找杨大海进山。

背着枪,牵着狗,架着鹰,三人派头十足。

一路上,大片的土地上光秃秃的,高粱,苞米,土豆,山芋都被收光了。

好多人背着筐子,在地里捡秋。

捡人主家收粮食落下的半拉苞米,一穗高粱,几块土豆啥的。

土豆和山芋还得用四齿捯刨,捡一趟下来,等于给人主家翻了一遍地。

杨大海远远地望着,三爷三奶,领着刘狗剩正在地里遛山芋。

大踏步的走过去,杨大海笑着问:“三爷,三奶,咋想起来遛山芋了?家里不够吃的了?”

老头手里拿着一块儿小山芋,乐呵呵的:“够吃啊!

咋不够吃的!”

三奶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接着说:“主要是在家闲的难受,出来活动活动,顺便捡点山芋回去晒山芋干。”

杨大海笑着点点头,心里暗自决定,等回去就多弄点儿山芋土豆给两位老人家送过去。

他把刘狗剩托给人家照顾,钱和粮食就得供给够了。

刘狗剩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小叉子遛地,不一会儿还真遛出来一个老大的山芋!

估计埋的太深,主家没刨到。

“三奶!

三奶!

我找到大山芋了!”

他双手捧着大山芋,乐的屁颠屁颠的,朝着三奶献宝。

三奶连忙接过来,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这么大的都落下了?哎呦,真沉实!”

把大山芋放到筐里,三个人又开始认真的遛地。

谁也不知道地里还有没有山芋,有多大的山芋,干这种活儿其实和打猎、钓鱼一样,会让人心里产生特别大的期待感、满足感和新鲜感!

一路朝着山里走去。

路上还碰到好多打松塔,捡蘑菇的人。

打松塔是个很危险的活儿,需要人爬到十几米高的树尖儿上,拿着竹竿往下使劲儿敲。

一个不小心,人踩滑了脚,或者树枝断了,人掉下来非死即残!

可卖松子的收益很高,就算哪年打松塔都得摔死几个,也挡不住其他人的热情。

他们继续往山里走。

鸟鸣啾啾,树叶沙沙作响,脚步随着自然的天籁,也融入了金色的秋景中。

走进一片白桦樟子松混交林,里面有许多妇女们,戴着各种颜色的头巾,拎着筐子,在树林里采蘑菇。

这个时候,灵芝,榛蘑,牛肝菌,雷窝子,红伞菇,花脸蘑,应有尽有!

只要眼灵手活,每个人都能有很大收获。

采回去的鲜蘑菇,和大白菜叶子一起炒,吃到嘴里香喷喷!

剩下的榛蘑就可以晒干了,等大雪纷飞的时候,和家里养的小笨鸡一起炖了。

再往山里走,就见不到人了。

这正是黑瞎子和野猪们抓秋膘的时候,他们没人敢往里面走,怕碰上大个野兽。

“哎呦!

这是块灵芝!”

张亮亮撒尿的功夫,现了一块暗红色的赤灵芝,非常新鲜,没有任何虫蛀。

“行啊,亮哥!

今儿运气不错!”

韩永勤和杨大海都笑。

都说千年灵芝,其实这玩意就是一年的东西,过了一年,木质化了就没药效了。

张亮亮找到的这块赤灵芝品质还不错,要是拿去卖,估计也能卖个几十元。

不一会儿,他们碰到一大块老牛肝!

足有一米多高!

其实老牛肝也是灵芝的一种,叫树舌灵芝,但价值跟真正的灵芝天差地别,当地人都不惜的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