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老鼠掉进米缸里(1 / 1)

加入书签

杨云亭这些天在舅舅家住着,虽然吃喝都不差,可是孩子心细,惦记爸爸,就上火了。

他满口生疮,现在连张嘴说话都费劲。

孙秀芬专门给他做了一碗只放盐的鸡蛋羹,熟了以后撒上点儿香油,清淡,有营养。

“滋啦滋啦”

孙秀芬带着围裙在炉子上煎小鱼干。

这小鱼是热天的时候从大河里捞出来的小鲫鱼。

巴掌大小,开膛破肚,剥洗干净,用咸盐腌一下,挂在通风的地方晒的干巴巴的。

这时候拿出来,铁锅里放上多多的熊油,大火宽油,下小鲫鱼干,炸的里外焦黄酥脆。

用筷子夹出来,一条一条的码在盘子里。

孙秀芬早就烙了一摞熊油大饼,放在浅子里,用白色搌布盖着保温。

杨云云抱着他妈的大腿闹唤饿,孙秀芬撕下一小块儿大饼,把炸好的小鱼干夹到饼心里面,裹成个卷儿递给闺女。

“先垫补垫补,一会儿你爸爸和老叔就回来了,咱们就开饭!”

炸完小鲫鱼干,孙秀芬转身又去炒尖椒干豆腐。

趁着这个空,杨云亭偷偷摸摸的走过来,用手抓起一条小鲫鱼干,塞进嘴里,趁热一口,鱼肉带着腥香,嫩的甜。

杨云亭吃完一条,还想吃第二条,可是,他,张不开嘴了!

杨云亭气的撇着嘴直哭。

孙秀芬不知道生了啥,急急忙忙跑过来看啥情况。

这一看不要紧,直接把孙秀芬气笑了!

“小馋猫,偷吃鱼!

你那嘴不疼啊?”

杨云亭疼的支支吾吾的根本说不出话来。

正在这时杨大山和杨大海先后脚到家了。

得知原委后,杨大山哭笑不得,“吃吧!

吃吧!

宁叫疮流脓,不叫嘴受穷。”

杨大海从房檐上掰下来一道冰溜子递给侄子,“嗦喽嗦喽,冰镇一下。”

“啥馊主意啊!”

杨大山抢过冰溜子,自己嘎巴嘎巴吃了。

一顿饭,杨云亭一边哭一边吃,吃到最后,嘴都疼的不觉得疼了。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物极必反,经过这么一顿折腾,杨云亭的口疮竟然奇迹般的好了。

这时候的林场的保卫科不仅有枪支弹药,居然还有一门高射炮!

杨大海被张亮亮分配的工作任务就是保管武器装备。

检查完武器库,杨大海的嘴角就没下来过。

这叫什么?

这叫老鼠掉进米缸里,不吃不偷不可能!

别的不说,以后再进山打围,子弹是管够了。

当然,杨大海多整点儿野猪肉给职工们的三餐加点儿油水,想来大家也不会不同意。

“大海,我爸着急要几只飞龙和狍子,咱啥时候去整啊?”

张亮亮不知道从哪儿淘换来一根新钢丝绳,杨大海说要做套子用。

“明天去。”

杨大海接过钢丝绳,开始做套子。

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钢丝绳,都要退火后才能做套子。

“野外的动物都精的很,钢丝套子上一旦有有锈味儿和油味儿,它们闻着味就改变路线了,套子就算白下。”

杨大海先用大锤将钢丝绳掐断,又破成小股,然后架了一把火烧钢丝。

烧过之后,等晾凉了,钢丝就软乎了。

杨大海和张亮亮再把钢丝一根根的破开,用新棉布仔仔细细的擦干净。

两人做了二十多个套子,张亮亮拿一个,在手里比划着大小,“这套子套飞龙有点儿大啊!”

“这是专门套狍子的,套飞龙的不用这个。”

“那用啥啊?”

“明天你就知道了。”

杨大海还小小的卖了一个关子。

第二天,两人上山,杨大海找到一片灌木,枝子上长满红果子,红果子顶上覆盖着白雪,红白相映,还挺好看的。

杨大海先做了个示范,然后指挥张亮亮和他一起用灌木枝子围围子,围子里面放上红果子,埋上细鱼线做得小套子。

“就这?”

张亮亮表示怀疑。

“嗯呐,就这呗!”

杨大海点头,“套飞龙的关键不是套,而是在这诱饵上。”

这一片长着红果子的灌木叫“马尿骚”

,马尿骚学名接骨木,会长很多鲜红的果子,一直到寒冬腊月果子都不掉。

接骨木的果子味道不太好闻,这也是马尿骚这个俗名的由来。

但是人闻着臭,飞龙却最爱吃马尿骚结的籽,见着这玩意儿就走不动道!

用树枝条子围个围子,把这马尿骚红果子往里一放,用细铁丝或者鱼线拴成套,十拿九稳,飞龙自己就往里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