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多学点儿形容词吧(1 / 2)

加入书签

杨大海其实有点着急,因为时间不够用的。

大雪之后的第二三天是捕猎飞龙这些鸟类的最佳时期。

大雪封山,松鸡、沙半鸡和飞龙就会钻到雪下过夜。

它们从树上或者正在空中飞行着的时候,直冲而下,穿破雪壳子,借助爪子和翅膀的刨动,利用下落时的冲力,潜入松软的雪层深处。

等避过了恶劣天气,它们就会从雪里再飞出来觅食。

“哥,你先做着雪圈,我回家盯着点儿。”

韩永勤就怕后妈使坏,急匆匆的跟着张亮亮走了,临走前还不放心,千万交代杨大海,他明天要和杨大海一起进山。

做雪圈其实不简单,普通人不大会,不过杨大海有系统这个外挂,做起来得心应手的很。

柞木韧性大,结实,是做雪圈底板最好的选择。

柞木板用去掉树皮后的那层靠近膘皮的木料,修整成宽15厘米,长有150厘米,一头尖翘的长板,中间拴着皮套扣儿,用来固定脚。

最后在柞木底板上缝制野猪皮,一幅雪圈就做成了。

野猪皮结实,毛粗硬,在雪上滑行时有助滑作用。

缝制时顺毛朝前,上坡时,踏板底下的逆向毛就不会往后滑。

做完雪圈,还得选直径3厘米左右粗细的水曲柳做一幅雪杖。

雪杖底端要套上铁环,钉上半寸长、三角形的牛掌钉,底端半尺的地方绑上喇叭口形状的野猪皮。

做完这些,完整的雪圈就算完成了。

杨云亭领着妹妹过来玩,好奇的看杨大海做雪圈,“老叔,你棍子上绑野猪皮干啥?还挺难看的。”

杨大海笑:“这是皮雪罩,要是雪圈划到壕沟上,皮雪罩的喇叭口可以阻挡滑雪杖陷进沟里,把人闪倒!”

“那我能跟你去山里不?”

杨云亭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亮晶晶,特别可爱。

杨大海心软的一塌糊涂,伸出大手轻轻抚摸杨云亭的脑袋,“你和妹妹在家等着老叔,好好学习,等老叔回来给你们做炒瓜子。”

这里的炒瓜子,不是咱们常吃的炒瓜子,这是一种由松鸡、飞龙、沙半鸡混合在一起炒制的菜,也叫野鸡鲊。

把松鸡飞龙啥的去毛,连肉带骨剁碎,芥菜疙瘩切丁,有条件的放点儿松蘑丁、口蘑丁,或者用酱缶酱过的黄瓜丁,加上干辣椒一同炒,做出来的菜麻辣鲜香,和大碴子粥是绝配。

当天晚上,韩永勤端着一大锅蛤士蟆炖土豆和四个白面馒头过来了,这是韩建国让他送过来的。

酱焖林蛙  韩永勤把菜和馒头热了热,给杨大海端到炕桌上,随后一屁股坐到炕头上生闷气。

“哥,你是不知道,这个金丽梅真不够揍啊,她还想让韩永强顶替我去林场!”

韩永勤气的要死,杨大海翘着二郎腿靠在被垛上看《西游记》连环画,正翻到女儿国王那一页。

“你爸咋说?”

“我爸当然向着我啊!

总算他还没老糊涂!”

说到亲爹,韩永勤这气才消了点儿。

“那不就得了!

再说了,就算你爸也向着你后妈,也改变不了什么。”

杨大海把书放下,挪过来吃饭,夹一筷子母抱子吃了。

嗬!

真香!

吃饱喝足这才想起来张亮亮。

“他干啥去了?”

“切!

吃了点儿鹿肉,又行了,去吕寡妇家了!”

第二天,杨大海和韩永勤早早的就起床了,赶着爬犁,带上雪圈、猎枪、干粮啥的直奔桦树沟!

  桦树沟里桦树占大多数,里面还夹杂着红松、赤杨和云杉,是飞龙松鸡最喜欢栖息的地方。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他们来到了山脚下。

横亘千里的大兴安岭苍莽起伏,西北风呼啸着吹过茫茫林海。

目之所及,尽是皑皑白雪,最厚的地方有齐腰深,只在不经意间还可以瞥见松柏的一抹苍翠。

  “呼真美啊!”

“是啊,真白!

真大啊!”

噗!

杨大海差点儿让自己的口水呛到!

“你说啥呢?”

韩永勤莫名其妙,“山啊,这山多大多白啊!”

“那个,你还是读点儿书吧,多学点儿形容词!

别看到什么就是我草,真大,真白的,显得特别没文化。

以后要是去了林场,让人家笑话。”

韩永勤半信半疑,“真的吗?我是初中毕业啊,这学历可以了吧?”

杨大海郑重道:“不行,现在都流行大学生了。”

两个人一路闲扯淡,穿戴上雪圈往林子滑。

一开始两个人还有点生疏,不过很快就适应了,手中滑雪杖一使劲儿,噌的一下就飞出去了!

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脑袋偶尔擦过树枝,积雪簌簌掉落,这种感觉就一个字可以形容。

爽!

太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