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肉烂在锅里(1 / 2)

加入书签

李焕凝视着手中那张制作精美的广告单,一股怒意自心底升起。

在这夜市中穿梭的,大多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甚至还有许多为生计奔波的社会底层民众。

而这些打着"

金融投资"

旗号的非法集资公司,竟连这些人都不放过。

要知道,一旦这些人将微薄的积蓄投入其中,很可能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

为了牟利,这些公司已然丧失了最基本的底线和良知。

"

耿哥,有空吗?出来坐坐,聊几句。

"

李焕掏出手机,拨通了耿海清的电话。

在耿海清调任江海省常务副省长之前,李焕就曾提醒过他务必警惕江州地区泛滥的非法集资活动。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自耿海清上任以来,两人还未曾碰面。

电话那头的耿海清稍作沉吟便应允下来,并问道:"

你在哪儿?我过来找你。

"

"

算了,还是我来找你吧。

"

李焕环视了一眼喧闹的夜市,觉得这里并非合适的谈话场所。

二人约定了一家茶楼见面,李焕随即让周翔驱车前往。

不多时,李焕抵达茶楼,耿海清已先一步在包厢内等候。

这位新任常务副省长看上去比上次见面时憔悴了几分,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

耿哥,没打扰你休息吧?"

李焕进门后寒暄道。

"

休息?休息个屁,我这段时间差点没忙死。

"

耿海清难得地爆了句粗口,看来这段时间确实不轻松。

原来,自从耿海清担任常务副省长后,省长张放鸣就对他颇为不满,双方在工作安排上屡有龃龉。

这种高层间的微妙关系,无形中加大了耿海清的工作难度,使他的处境变得相当棘手。

"

这么晚叫我出来,不会就为了喝茶吧?"

耿海清是个直性子,刚落座就直奔主题。

"

确实有事。

"

李焕将手中的广告单递了过去。

耿海清接过广告单,只瞥了一眼便明白了李焕的来意。

他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显然这个问题也让他倍感压力。

"

你也看到了。

"

耿海清叹了口气,"

这个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些公司极其狡猾,往往打着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的旗号,游走在法律边缘。

而且……"

他压低了声音:"

最关键的是,这些公司都只是空壳,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是张恩鹤。

"

李焕神色凝重地点头。

他深知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若不揪出幕后的张恩鹤,即便端掉这些空壳公司,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可张恩鹤极其狡猾,一方面利用其父亲的影响力规避调查,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空壳公司大肆吸纳存款,手段隐蔽而老练。

"

如果需要协助,郑红云那边或许能帮上忙,他是值得信任的人。

"

李焕沉吟片刻后建议道。

"

我私下已经找过老郑了,"

耿海清透露道,"

但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

"

耿海清上任后不久就与郑红云秘密会面,并暗中成立了一个专项调查小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侦查,调查组确实掌握了一些证据,但这些证据尚不足以扳倒张家父子。

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不得不暂时按兵不动。

"

证据的界定异常困难。

"

耿海清神色凝重地解释道,"

实际上,大多数投资者心里都清楚,如此高的利息根本不可能持续。

但他们就是在赌,赌这个雷不会在自己手上爆掉。

因此在面对调查时,他们非但不配合,反而处处阻挠。

在这些投资者看来,是我们阻碍了他们的财大计。

"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那些地产开商,他们当然也知道这种高息不合理。

但为了维持项目运转,在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融资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出此下策。

即便利息高昂,他们也认了。

"

"

更棘手的是,"

耿海清的声音压得更低,"

张省长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要保障江海省的营商环境,要有突破规则限制的勇气。

他说改革开放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要允许犯一次错误。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