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粤西(1 / 4)

加入书签

    “靠,腊肉呢?”

    “你俩不是喜欢吃菜心吗,我们就把肉给吃完了。”

    薛军闪烁着眼神,陈家志竟然从一个大汉身上看到了无助又可怜的表情。

    “算了,吃了就吃了吧,反正腊肉本来也是带给你们吃的。”

    只是一个简单的试菜,除了菜心炒腊肉也没其它的菜。

    很快,迟菜心也被几人吃完了,倒也挺满足。

    陈正旭说道:“小叔,我觉得增城迟菜心基地可以提上日程了。”

    薛军问道:“要建多大面积的基地,钱够吗?现在公司花钱的地方不少噢。”

    他跟着陈家志去了上海,又到了元谋,两个基地的投入都不少。

    回来后,也知道李才在连州谈的合作基地也在进行之中了。

    “够的。”陈家志笑道:“这些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元谋投资300万,上海投资300~400万,连州、增城、水东芥菜预计投资200万,还有100多万的预备金。

    这些他原本就构思好了。

    而且元谋300万元没有花完就产生了效益,上海基地资金也还很充裕。

    连州基地是合作的方式,公司建小冷库,提供种苗,农户负责生产再由公司收购,成本较低。

    完全还有余力在增城建基地,甚至水东的芥菜也可以。

    陈正旭又笑着问:“基地选址定在增城哪里?”

    “小楼镇吧,我们这株迟菜心就在小楼镇找到的。”陈家志说道:“不过种植上还有很多要注意的,比如有没有更好的种子,以及更充足的有机肥施用等等,如果把这些都做到位了,相信口感还有上升的空间。

    不过这些都会交给基地去处理,你和李才主要还是把控好市场。”

    陈正旭和李才都接连表态没问题,菜的品质好,市场推广也会很轻松。

    乃至陈正旭对水东芥菜也有了期待。

    陈家志说:“跟着我和薛军就会去茂名,再去湛江,去考察水东芥菜,同时也去沿途的产区和批发市场做调研,做明年的规划。

    李才,你也要做一份周边批发市场的调研,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菜价走势,都要仔仔细细的分析。”

    很多菜农在种菜的时候都喜欢回忆去年的价格,大部分今年种啥都是凭感觉。

    而陈家志早就习惯了记录,习惯了数据分析。

    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菜场,还是档口,抑或是配送,都养成了记录行情的习惯。

    与前世不同,现在还尝试在电脑上进行了录入。

    有了今年的行情数据,再结合后续其它批发市场和产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来制定明年的种植计划,可能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

    带着剩下的两株增城迟菜心,陈家志和薛军回了菜场。

    并再次做了一道迟菜心炒腊肉,家里腊肉多,这次吃了个够,再吃迟菜心仿佛更好吃了。

    易定干在尝了过后,也点评道:“家志,难怪你费尽心机也要去找,口感确实有独到之处。”

    陈家志笑道:“所以你想好了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