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我得给老板打电话(3 / 4)
p; 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反正现在档口很给力,菜场的菜完全不愁销,配送业务的增长也弥补了与供港价差上的亏损。
再说还发展出了薛成林和俞红两位东南亚的客户。
同兴泰如今也只是他渠道建设的一个环节,有之,锦上添花,失之,吊大点事。
反而,他更关注大利生菜。
根据夏有车提供的信息,夏季时,宝岛的生菜卖到香江,价格长期在2港元以上。
另外还有来自美国的生菜,美国的距离要远得多,价格应该更贵。
如果在云南发展种大利生菜,能实现供港,即使采用空运也完全有利可图。
而且公路运输也有机会试试。
分析到这,大利生菜已经被陈家志列为近两年的发展选项了。
刚好,还有几天又要去云南。
玛德,干死美国佬!
…
彭村基地,割菜仍在继续。
不过原本一片翠绿的基地也露出了红黄色的土壤。
工人里也分出了二三十个人在撒肥,有机土杂肥,在茂名这样的冬种菜大市很容易就能买到。
不过也引起了众多干活工人的吐槽。
什么一亩就要施一吨,费时费力,效果远不如化肥来得快。
敖德良听不懂农民的吐槽,但外聘的技术员尤飞听得懂。
“别嫌撒有机肥麻烦,有机肥施足了,种出的菜才好吃。”
“等旋耕机深翻了,也别忘了撒复合肥,每亩30斤,一点也不能少。”
另一边旋耕机已在轰鸣,种了一茬菜的土壤再次被打散,颜色也变得更加特别。
敖德良看着这样的土壤,心里又有了新的体会。
只有对脚下的土地足够好,才能种出好菜。
想要高产优质,基肥得施足喽。
巡视了整地进度,敖德良又往育苗场走去,马上得同步开始新的移栽。
路过正在割菜的地块时,有工人搭话道:“敖场长,今天又要多割点菜哇?”
“一天割的比一天多,这才几天时间,就割了六七十亩地,这菜真好卖!”
“价钱还高,赵老二那一亩多地,就卖了四千块钱,恐怕晚上睡着了都要笑醒。”
“你看他这几天笑得多瘆人嘛~”
同样的话题每天都能听到,敖德良见怪不怪,随口说道:“今天不多收了,还和昨天一样,割3.3万斤,不要割多了。”
村民都还挺诧异。
敖德良有心想高调一下,但嘴唇动了动后,还是稳住了。
没必要。
其实市场那批牲口想要他多割点,让他凑够3.5万斤芥菜发过去。
如果愿意下狠手也能割出来。
但一来植株个头还偏小,
二是如果一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