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第一关(2 / 4)

加入书签

bsp; 陈家志:“再帮我叫下采购和管库房的,那俩叫什么来着,突然忘了。”

    “邱航和程田田。”

    “对,让他们一起来一趟,最好把物资清单也一起带上。”

    不一会儿,陈家志又了解了库房里的情况。

    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料,库房里除了工具,大部分物资都是空的。

    人力和物资方面都是一团糟,人心也有点散。

    倒是没有谁对他公然不服,也不排除隐藏得好,但更大可能是因为他是开着货车来的。

    这能一定程度上证明他的实力。

    在本子上记了些信息,陈家志又走出办公室,在走廊上眺望着杂草滋生的菜田,依稀还能看出原来的痕迹。

    随后又带着戚永锋和敖德良两人下楼往地里走去。

    他前段时间也来看过,当时还骑车跑了一大圈,知道这里菜田的大概布局,平整连片。

    但这次往地里深入了后,又发现了不同的点。

    和东乡菜场的长厢短畦不一样。

    这里的一垄畦面很长,至少有一两百米长,每条畦面宽1.2~1.5米,中间是一条沟,比一般畦沟深,但又远比不上厢沟和腰沟。

    这是这年代大菜场的普遍布局,一为方便旋耕机耕作,二图方便省事。

    江心菜场有三四台小型旋耕机,不知好坏,整地主力应当还是人力。

    浇水就全是人力了,只有一台高压水泵,以及几节粗水管,但是是用来抽排水的。

    所以菜田才会如此设计。

    畦沟里长期都能关水,菜工沿着畦沟走,用粪瓢就可以浇左右两边各1.5米宽的畦面。

    但这种设计也有很大缺陷。

    首先便是洪涝时很难避免积水。

    所以看似江心菜场沟渠完善,但一下大雨,该淹还得淹,另外没有小拱棚等设施,夏季出不了菜太正常了~

    不过雨季马上过了。

    菜田还有没有改的必要呢?

    不出意外,十月份会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年末还有寒潮。

    在当下,农业与天气的共生关系是行业铁律,天定盈亏,菜价随风雨起舞。

    风调雨顺即黄金时代,一雨一旱皆成市场心跳。

    因为农业基础设施太薄弱了,生产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技术又落后。

    一场暴雨足以冲毁菜地,一次干旱便能导致绝收。

    农民视‘气候’为命运判官!

    而陈家志能在几个月里大获成功,靠得就是逆向博弈,天灾就是他的财富密码。

    所以,干旱和寒潮的机遇都得抓。

    如果要应对干旱,当下的菜田布局足够了,菜田南北都是河道,内部沟渠原来也是花钱修缮过的,怎么都不会缺水。

    但这种布局还有两个缺陷:一是产量低,二是工人劳作效率低。

    畦沟里长期有水,其实会影响到畦面叶菜的生长;

    再者沟里有积水淤泥,工人做什么都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