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心静无为(2 / 3)

加入书签

看到这幅字,顿时欣赏不已。忙用手电照在上面仔细欣赏起来,反道一时间忘记了此次前来是帮着老道搬酒的。

唐晓峰用手电在墙壁上四处照了照,想寻找看看墙上是否还有挂着别的墨宝没,不过结果却令唐晓峰大失所望,四周的墙壁上都是光突突的,并没有任何东西。唐晓峰只的欣赏起木桌上的那幅字来,心中不由得猜测着,这字到底是不是老道写的,如果是老道写的,怎么可能没有其它墨宝呢。

唐晓峰望着黄的喧纸,心中不由得暗忖道:“难道是因为没有喧纸?”

唐晓峰正在暗自猜测的时候,听到老道的声音至门外响起道:”友。怎么还没寻到酒吗?”

唐晓峰这才想起自己此次到小屋来的目的,看到老道走进小屋,唐晓峰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说道:“道长的劲,书卷气横溢,自辟蹊径,自成一家。”

老道听到唐晓峰的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先前进友,也懂得书法?”毕竟谁听赞美的话,都会表现出喜悦。

唐晓峰谦虚笑道:“谈不上懂,只是喜欢而已!”

老道眯起双目,微笑着说道:“我倒是忘了,凡是中医都喜欢舞文弄墨小友对中医了解甚深,想来也是深爱此道啊!”

唐晓峰微笑着说道:“道长明鉴。”

老道微笑着说道:“那你可知这四个字的意思?”

唐晓峰心中暗忖道:“这是老道要考教自己,自己可不能在老道面前出丑才行啊!”唐晓峰又凝视了桌上那四个字一眼。转过头看着老道微笑着说道:

“既然道长问学生此四字的窝意,那么我就大胆的说两句,如果不对之处还请道长不要见怪。”

老道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唐晓峰继续讲下去。

唐晓峰走到木桌前二将手电平放在黄的喧纸上面,仔细看了看那四个字,低声道:“我刚刚看到这幅字,所看到是道长笔力道劲的气势。可是再细看时,看到的却是道长的心境。”唐晓峰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他抬头望向老道。

老道的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唐晓峰,似乎在等待着他的下文。

唐晓峰微笑着说道:“一个要想保持内心的安详实属不易,人人都有难以自我控制的弱点,但人并非注定要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学会清除破坏我们舒适生活和阻碍我们成功的情绪敌人,堪称是一门最精深的艺术。”

唐晓峰一指宣纸上的四个大字说道:“所以我理解的寓意是,放下烦恼,宁静致远;放平心态,心自翩跹;大道似水,顺其自然;无欲无为,主,上境界。”

唐晓峰这番话说完,老道脸上的掩饰尽数褪去,双目之中流露出一些激动和悲伤。他虽然生活在这远离尘世的深山之中。可是并不代表着他早已断绝了人世间所有的七情六欲。人生坎柯家破人亡之后,他自身遁入空门,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修道之中,可是现在自己达到怎样的修为,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唐晓峰一番话说完,让他忽然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因为唐晓峰说出了他想要达到,而又始终无法达到的境界。

唐晓峰又道:“道长胸中又有悲悯之意,在山野之间,强迫自己忘却世俗纷争困扰,可毕竟无法完全抛却俗念。这种斩不乱理还乱的心绪体现在书法之中便有了一种勉强之意。山野中的然和心中的勉强两相矛盾,所以笔力虽然已经炉火纯青,但是道长的心境和笔意还欠缺一份酣畅。”

老道听完唐晓峰的一席话。激动地连连点头,大笑道:“好!好!”

唐晓峰看到老道心情大悦,正想趁热打铁询问老道俗世之中的名字。也好借此打开话题,了解老道俗世之中到底是经过人生何种坎坷。

不想老道却一指木桌上的四个字,问道:小友,可知道这四个字出至何处?”

唐晓,峰一怔,随即说道:“请道长明示。”

老道微笑着说道:“相传朱元樟谋士李善长弟子胡惟庸,受到朱元樟猜疑,胡惟庸去找李善长寻问办法,李善长送弟子胡惟庸四个字:“心静、无为”后来李善长弟子胡惟庸得以平安无事。”

老道又道:“心静、无为之道的奥秘在于,乐以养寿,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勤以养财;爱以养家,善以养德;学以养智,有无养志!”

唐晓峰笑道:”曰几让源头的东西,火须详流而上才能找到六人生只有两种雷慌,悟或误。悟只有一种,误却有无数,心正,崎岖即为坦途,心不正,大道却为邪路。同是一轮明月,不是都可以照见,同是清风拂面,有悟更有不悟。万物有灵,谁能见,谁不能见?禅宗法门万千,殊途同归,都是教人去掉执着,放不下是执着。放下就是解脱。总想脱于世,破除妄念,无心于物,无意于事,自在无为。

老道有些惊讶地望着唐晓峰。脸上的表情简直是古怪到了极点,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眼前一个山已轻轻的年轻人,会说出如此的话语。他的话看似行云流水,风轻云淡。又似令人深奥难懂,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