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再次解围(2 / 2)

加入书签

上下起满了红斑,这些红斑会随着指甲的抓挠扩散。”

“严重者,还会引发高烧不断,直至无药可医而迅速死亡。”

陈述这件事的,是不久前从地方被提拔到盛都做官的刑部尚书柳云清。

自从赵维祯上位,实施了一系列朝政改革。

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五花八门的考核制度。

在赵维祯的统御之下,真正做到了能者上,庸者下。

从前在朝中任职的不少官员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有的被官降数级,也有的直接被免去手中的职务。

而地方上一些有作为的官员,则经过层层考核,爬到了盛都官员的位置上。

爬得最高的,当属曾经在玉州任知州的柳云清。

此人才华横溢,能力突出,在当地破了数起奇案,深受老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赵维祯对柳云清考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人是个大才。

便将他调任盛都,封他做了刑部的尚书。

上一任刑部尚书刘天赐,也是赵维祯的心腹重臣,如今已经官升二品,被调任到外任赴任就职。

虽只有一年时间,赵维祯的所作所为,比其父天晟帝王要胜出百倍。

他这个新帝,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

从柳云清口中得知太平县发生了疫情,朝中上下乱成了一团。

疫情的暴发,会给周围很多城镇带来影响,说不定会在不久之后危及到朝廷的利益。

“陛下,此事不容小觑,还需尽快想办法平息这场疫情。”

“三十年前便发生过一场相似的灾难,死在灾难中的无辜百姓高达十万余人。”

“陛下,疫情不比天灾,扩散的速度可是非常之快。”

大臣们七嘴八舌说着心中的担忧。

柳云清出其不意地说出了他心中所想的解决之策,“屠城吧!”

众人无不露出震惊之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见诸位大臣,包括陛下无一不朝自己投来疑惑的目光。

柳云清笃自说道:“没错,就是屠城。”

“唯有屠城,才能迅速而又有效地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虽然屠城的决定过于残忍,但陛下想想,与周边那么多城镇相比,牺牲一个太平县,对朝廷来说有利而无害。”

“三十年前,这样的事情曾在越水县发生过一次。”

“当时,先帝爷心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导致疫情扩散,才酿成十余万人惨遭亡故。”

“这样的悲剧不能再次上演,陛下须尽快做出决定,对太平县下达屠城之令。”

经柳云清一番提点,大臣们沉默了。

屠城虽然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作为一国之君,最怕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选择。

赵维祯才上位一年有余,就要面临这样的窘境。

他面无表情地朝众人看去一眼,沉声说道:“这件事,朕自决策,今天的朝政就商议到这里,退朝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