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别人的功劳(1 / 2)

加入书签

赵维祯非常满意他的反应。

继续说道:“十八年前,国公爷还只是军营中一位从五品的武将。”

“被朝廷外调到江州城驻守,没有军令,不得踏入盛都半步。”

“作为国公爷当年在军中最要好的朋友,周子淳曾给予过国公爷的帮助可以用恩重如山来形容。”

“一次突发性事件的暴发,驻守在江州城的将领不得不与突然入侵的外敌一决胜负,江州也在那个时期陷入了万难之地。”

“用兵如神的周子淳在致命时刻扭转危机,不但将敌军队伍击退到三百里开外,还将敌军三位首领的头颅全部砍掉!”

“这次危机,让江州城一战成名。”

“而本该得到先帝封赏、加官进爵的周子淳却离奇惨死。”

“属于周子淳的这份功劳,也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莫名其妙被国公爷代领了。”

赵维祯话音微顿,就见顾天恒的脸色已经惨白到如同白纸的地步。

赵维祯眼中笑意更甚,又说:“当年追随过周子淳的将士们在短短时间内失踪的失踪、死亡的死亡。”

“这场机智之下与敌对抗的功劳,成了国公爷一步登天的重要筹码。”

“国公爷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是踩着挚交好友的尸骨和鲜血为自己争得而来的。”

“你以为世上没有知情者,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在盛都享受着这份从别人手中抢来的荣华富贵。”

“却不知天网恢恢,总有那么一堵漏风的墙,将你当年的所作所为泄露出去。”

顾天恒故作镇定地问道:“你,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周子淳是老夫所杀?”

“王爷今年也才一十七岁,十八年前您还没从娘胎降生呢!”

赵维祯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小丑。

“本王不知道的事情,不代表天底下的其他人也不知道。”

“没有真凭实据,你觉得本王会选在这个时间来登国公府的大门?”

“本王自懂事起便被母后送去军营历练,养成了一个习惯,便是不做无把握之事!”

“现在摆在你面前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继续针对慕紫苏,让她在明日被刑部提审的过程中,因射伤顾清漪一案而受到惩治。”

“这么做的下场便是,你当年对周子淳的所作所为,将在紫苏接受惩罚的那一刻被召告于天下。”

“第二条路……”

赵维祯自负一笑。

“撤销指控,国公府与慕苏之间的恩怨一笔勾消,从今以后不要再提!”

“这不可能!”

顾天恒怒道:“清漪险些被人一箭射死,这笔账,绝不能一笔勾消。”

赵维祯道:“这么说来,国公爷宁可让国公府的名声一落千丈,也要替你那个不成器的孙女讨回公道?”

顾天恒气打一处来道:“清漪成器或是不成器还轮不到外人来评断。”

“老夫只想问问王爷,您是打算利用您千岁爷的身份,以及周子淳这个在老夫看来可笑的筹码,来保慕紫苏逍遥法外是吗?”

赵维祯面不变道:“顾清漪是不是一个没脑子的蠢货,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周子淳当年的真正死因对国公爷来说构不构成被威胁的筹码,天知地知你我皆知。”

“本王不否认利用这个筹码,来保紫苏脱离囹圄之灾。”

“两个选择放在你面前,选前者还是选后者,国公爷是个聪明人,想必不用本王提醒,也会做出明智的判断。”

顾天恒咬牙切齿:“王爷还真是懒得掩饰自己的动机啊。”

赵维祯自负道:“你让本王满意,本王自会让你满意。”

“你让本王不高兴,本王自会让你们全家跟着一起不高兴。”

顾天恒道:“我凭什么相信,在做出符合王爷心意的选择后,王爷不会旧账重翻,置国公府于必败之地?”

赵维祯道:“本王是信守承诺之人,得了好处,自然会送上相应的回礼。”

“端看国公爷的选择,值不值得本王送上这份回礼了。”

赵维祯冲候在门外的侍卫打了一记响指,命令道:“时间不早,回府!”

……

不管慕紫苏射伤顾清漪的理由有多充足,伤人就是伤人。

只要国公府对此事追究到底,哪怕陛下出面担保,也改变不了她接受律法制裁的局面。

就是这么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却在刑部正式对慕紫苏进行提审的当日,发生了逆转。

老镇国公顾天恒亲赴刑部大堂,以国公府一家一主的身份,撤销了对慕紫苏的指控。

撤诉的理由简单粗暴,两个姑娘在皇家书院发生争执,是因为小孩子顽皮不懂事发生口角,才导致一连串误会的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