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雷霆手段护孤孀(2 / 2)

加入书签

,你且收好。

若那起子混账东西还敢来闹,你只管派人给我递个话,我亲自带兵去将他们痛打一顿!

打死了,算我的,看谁还敢动我边军的人!”

林望舒连忙道谢,心中大定。

有了军方这强硬无比的态度,此事便成功了大半。

送走杨彪,她毫不耽搁,立刻回到书房,亲自草拟了一份禀帖。

这份禀帖措辞极为讲究,并未强调王家私利。

而是以“维护朝廷抚恤忠烈之恩义”为切入点,详述吴氏作为阵亡募兵遗孀,恪守妇道,抚养孤女。

现在却因原籍宗族逼迫,生计与名节皆受严重威胁,情状凄惨。

恳请省府念其忠烈,恩准其迁籍至北地,由本地官府加以抚恤照看,以全朝廷体恤将士之心。

禀帖之后,附上了杨彪出具的军方文书副本、县衙公证的方子归属官契副本,以及吴氏自述的状纸,证据链清晰完整。

她将此禀帖连同一些北地常见的皮毛、山货等土仪,交给赵猛,叮嘱道:

“赵队长,你亲自跑一趟省府,以此番名义,求见巡抚大堂伯。

将此信与土仪呈上,务必当面陈述吴氏之困境与我等之忧心。”

赵猛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郑重接过,挑选了几名精干护卫,即刻启程。

那巡抚大堂伯接到子侄辈的拜见和书信,初时只当是寻常问候。

及至展信细读,见信中所述之事,桩桩件件证据确凿。

尤其是军方都已明确表态维护,而那原籍宗族竟仍敢如此嚣张,若此风一长,岂非寒了边地将士之心?

更兼此事已牵扯到王家,若处理不当,倒显得他这巡抚无能,连自家子侄庇护的忠烈遗属都护不住。

他越看越是火起,当即拍案道:“欺人太甚,真当我王家是泥捏的不成?”

他毫不迟疑,立刻下令,不但签发了同意吴氏迁籍的文书。

更是亲自草拟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责问函,发往邻县县令处。

质问其“如何教化地方,竟容此等悖逆宗族,以陋规凌驾国法,逼迫忠烈遗孀,视朝廷抚恤之恩如无物?”

前两步的顺利执行,让望舒终于暂时安了心。

现在到了第三步,便是雷霆执行,尘埃落定。

赵猛携着省府巡抚的命令与杨佥事的军方文书,会同沈县令派出的得力衙役,一行人声势浩荡,直接奔赴邻县。

邻县县令接到巡抚责问函,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再见省府与军方双重文书齐至,哪里还敢有半分维护拖延之意?

他立刻配合办理户籍迁移手续。

那吴氏原夫家族人,本就是一帮欺软怕硬、觊觎钱财的乌合之众。

眼见得惊动了省府巡抚和边军将领,早已吓得缩回头去,屁都不敢再放一个。

迁籍之事,毫无阻滞,顺利办成。

吴氏母女四人,正式脱离了原籍宗族的束缚,户籍迁入了北地县府。

待她们归来,沈县令依据所有正式文书——省府迁籍批文、军方庇护文书、以及证明其独立谋生能力的官契文书,依律为吴氏办理了“女户”。

从此,吴氏便是这北地一县之民,是受国法和军方共同承认与保护的独立女户,与那远在邻县的所谓夫家族人,再无半分瓜葛。

此事从发端到彻底解决,不过七八日工夫。

林望舒运筹帷幄,借军方之势,行合法之途,借家族之荫,最终以雷霆万钧之势,将一场可能酿成悲剧的风波消弭于无形。

不仅保住了酒庄的支柱吴氏,全了忠烈遗属的安稳。

更借此彰显了王家的能量与护短的风格,使得日后那些欲窥伺她产业之人,皆需掂量掂量分量。

吴氏感激涕零,对着林望舒便要行大礼,被望舒连忙扶起。

自此,吴氏母女死心塌地,那酿酒的手艺更是精益求精,成为林望舒商业版图中最为稳固的一环之一。

而经此一事,林望舒在北地根基愈固,贤名与手段并传,再无人敢小觑这位年轻的千户夫人。

事情完结过后,望舒在自家酒楼宴请了刘氏,毕竟若没有刘氏的提前报信,就会被这事打个措手不及。

而吴氏的两个哥哥更是被沈县令打了十个板子,再不敢作妖。

酒庄的事解决了,望舒放松下来便感觉身子有些不爽利。

估计是最近过于忙?,一件事接着一件,这一日便提前歇息了。

迷迷糊糊间,听到一声声的呼唤,“望舒,望舒”,声音很熟悉,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