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理旧账初露锋芒(1 / 2)

加入书签

    自城外庄子归来,林望舒心中便萦绕着开设药铺的诸多事宜。

    首要一环,便是银钱,她手中能动用的现银有限,生母柳姨娘留下的产业,除却那需要投入的田庄和胭脂铺,便只剩几处位于扬州城内、常年出租的铺面,这些租金原是项稳定的进项。

    这日,她让田嬷嬷将近年来所有出租铺面的账册契纸都送到芷兰苑来。

    田嬷嬷虽不解其意,还是依言照办,捧来了厚厚一摞账本和一只装契书的匣子。

    账册摊开在书案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目看得人眼花。

    田嬷嬷在一旁絮絮说着某铺某年租与谁家,租金几何,何时收取,言语间颇有些含混不清之处。

    林望舒静心听了片刻,便让田嬷嬷先下去歇着,只留了青溪在身边。

    她翻开最上面一本账册,仔细看去。这记账方式仍是老式的流水账,收支混杂,时间顺序也时有错漏,寻个往年的条目需得前后翻找半天,甚是繁琐。

    她凝眉思索片刻,忽而起身,另取了一张大幅宣纸,磨墨蘸笔。青溪好奇地看着,只见姑奶奶并未像寻常看账那般逐条核对,而是在纸上画起了横平竖直的格子,标上“铺址”、“租户”、“立契年月”、“年租”、“已收”、“未收”、“备注”等项。

    “奶奶,您这是……”青溪讶异。

    “一种新的记帐法子,瞧着或许能清楚些。”

    林望舒微微一笑,手下不停,她将现代电子表格的逻辑融入其中,以清晰的栏目分类替代冗长的文字叙述,开始将账册上零散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誊抄过去。

    起初青溪还有些茫然,但随着一项项数据被填入格中,原本杂乱无章的账目竟似被无形的手梳理过一般,变得一目了然。

    哪处铺子租金几何,何时到期,是否按时缴纳,有无拖欠,在纸上一览无余。

    “呀,这样看可真清楚。”青溪忍不住低呼一声,眼睛发亮,“奶奶,这法子真好。往日对账,总要翻来覆去地找,如今一眼就看明白了。”

    林望舒见她有兴趣,便一边整理,一边细细与她分说这表格的妙处,如何归类,如何快速查找,如何计算汇总。

    青溪听得极为认真,她本就心细,记性也好,很快便掌握了要领,主动帮着誊抄核对起来,做得兴致勃勃。

    正忙碌间,黛玉随嬷嬷过来请安。

    小人儿见姑母和青溪对着一张大纸写写画画,不由好奇,悄步走近观看。

    她虽年幼,却极是聪慧,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竟也看出了些门道,细声问道:“姑母,这样记,是不是寻旧年的事便快了许多?”

    林望舒见她发问,便笑着将她揽到身边,指着表格耐心解释:“玉儿你看,将事情按类目分好,填在这些格子里,就像把不同的珠子放进不同的匣子,想要哪一颗,打开对应的匣子便是,自然又快又准。若是混在一处,便要一颗颗去翻找了。”

    黛玉睁着澄澈的大眼睛,仔细看着那横竖分明的格子,小脸上露出恍然和钦佩的神色,喃喃道:“姑母真聪明,这法子真好,记诗文典故,或许也能这般分门别类呢。”她竟是举一反三,想到了自己的学问上去。

    青溪在一旁得意笑道:“何止记诗文,小姐您是没见,方才那乱麻似的账本,被夫人这么一规整,立刻清清楚楚,连哪家铺子拖了多久租子都明明白白。奴婢觉得,学了这法子,以后都能去当掌柜了呢。”她这话虽是玩笑,却透着真心实意的兴奋与自豪。

    林望舒闻言莞尔,轻轻戳了下她的额头:“才学点皮毛就敢夸口了?仔细做事。”

    说笑间,账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